乐声画意传词情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9/23 07:07:18
八年级语文书的内容。我们选的诗是 蒋捷的虞美人 听雨,哪位好心人能帮我们分析一下这首诗的意境,还要配音乐和画,如果回答的好的话。我加分啊~

虞美人
蒋捷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蒋捷,南宋末年人,自号竹山,宋覆亡后,遁迹不仕,卒于元代,年六十五岁。词集名《竹山词》。《四库全书题要》云∶「捷词字精深,音词谐畅,为倚声家之渠矱。」刘熙载云∶「蒋竹山词流动自然,然洗链缜密,语多创获。」

一首小令写尽人生三个阶段,通过「听雨」的心境感受,而以外在的景致物象,暗喻内心繁复而不能尽言的思绪。少年听雨时,总身在歌楼之上,血气方刚,伴著我的是昏红朦胧的罗帐,让烛光烘染得绮丽而迷离;壮年听雨时,却是在为人生奔波的船上了,面对的是广袤无际的江水和低重的云层,夹杂著孤雁划破西风的惨厉鸣声,不胜行役之苦,情境即如「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杜甫〈旅夜书怀〉),面对垠垠无涯的时空,却没有归属感,单薄的一叶孤舟飘摇于开阔的江面,只倍感压力与悲沈。而现在听雨的地方已是在宁静空灵的僧庐下,发丝已斑白,体悟到人世间的悲欢离合只皆是无情的汰换及变迁。
此首词虽然笔法简单,令人易入词境,但脍炙人口、颂传不绝。作者运用〈虞美人〉这个词调两句一换韵的特质,将少年、壮年、老年三种截然不同的人生境界,藉由声情的转变,贴切而具体地展现出来。少年时期,作者使用漾韵(上、帐),以铺显出少年昂扬煜熠的气慨;壮年时则因为国破家亡、颠沛流离,而显得郁结又悲痛,故作者巧妙地使用东韵(中
、风)来突显;晚年的情境,则因为看破红尘无常,而心志转为淡泊宁静,作者则以庚韵(情、明)来衬显宣发之时的心境意态。藉由韵脚的转换,成功烘托出变化的处世心态,及时局世异的只身景况。
有些文学理论家即以这首小令,来阐明作家的创作风格,会因为生命历练的不同而有所转变。即所谓叶松石《煮药漫抄》云∶「少年爱绮丽,壮年爱豪放,中年爱简链,老年爱淡远。」 举蒋捷〈虞美人〉,是中肯的例子,藉由听雨的过程来表现少年时的绮丽浪漫、中年时的失意漂泊、老年时勘破红尘而回归自然。
不同时段的生活经历会造就个人相异的审美观及文风,就如同,李后主和李清照的作品可分为两个时期。李煜前期作品,多宫廷宴乐之作,不免较为香艳绮丽;后期则因为亡国之痛的影响,故深刻而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