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原理 中点法 计算弹性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5 00:43:37
为什么要用中点法呢? 2个点A和B的价格 ,A上升到B时,需求自然减少 ,它上升的部分在A点占的比例多 。价格上升的部分在A点占的比例小。弹性小

B下降到A时 ,需求增多,需求上升的部分在B点占的比例小。价格上升的部分占的大、弹性大。

为什么要用到中点法呢?这2个点的弹性都可以计算出来 。中点法还有什么用?

需求的价格弧弹性的中点公式:Ed=-△Q/△P●((P1+P2)/2)/((Q1+Q2)/2)

需求弹性包括需求的价格弹性,需求的交叉弹性,需求的收入弹性以及需求的预期弹性等。市场中需求弹性的大小,是由需求量在价格的一定程度上的下跌时增加多少以及在价格的一定程度的上涨时减少的多少而决定的。

两种分类:
1、点弹性,顾名思义,是就某一点而言的,其值为该点处的斜率*(该点纵坐标值/横坐标值),经济意义为该点处的自变量变动对因变量变动情况的边际影响幅度。
2、弧弹性,就一段曲线的两端点而言,其值为(纵坐标值的变动值/横坐标值的变动值)*(纵坐标值/横坐标值),其中后项的取值根据实际情况,可以有不同取值,一般采用中点法,经济意义为两点间自变量变动对因变量变动情况的影响幅度。

这2个点的点弹性未必能够计算出来,比喻说我给你一个数据Q=10,P=2,你能计算出这个点的弹性吗?很显然不能。但是如果我给你两个点P1=2,Q1=10;P2=3,Q2=8。那么你就可以计算出这一弧弹性。
点弹性只有在需求曲线可知的时候才能够应用,如果你只有有限的数据时便只能用中点法来计算了,也就是说弧弹性。

利用弧弹性有利于企业制定价格决策,在企业面临涨价还是降价时很有用

你用中点法计算出来的是AB的弧弹性(但是计算弧弹性不一定要用中点法,分情况)。那为什么一般要用中点法呢?因为在同一条需求曲线上,涨价和降价产生的弹性系数值不相等,你可能已经发现你的题中,你从A到B,从B到A,这两个方向计算出来的需求弹性是不等的,也就是说涨价和降价应该分别计算,企业在决策上不能一概而论。如果只需要表示需求曲线上某一段的需求的价格弹性,而不强调涨价还是降价的话,就用中点法避免不同的结果。
给你总结一下,弧弹性不一定非得用中点法计算,如果只需要求需求曲线上某一段的需求的价格弹性,则用中点法避免不同的结果。此外还有涨价时的弹性和降价时的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