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是如何根据主客观条件来论证中国的革命道路和建立新中国的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6 20:06:20
来点详细的!!越详细越好

伟大的实践必须经过理论的升华,才能化为真理。毛泽东就是把中国革命的实践上升为真理的杰出代表。从1928年10月到11月,他先后写下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等文章,深刻分析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点,总结了井冈山和各地的斗争经验,从理论上系统分析和论证了中国红色政权发生、发展的原因和主客观条件。

客观条件是:

1.中国是一个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大国

所谓中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是指中国不是统一的资本主义经济,而是地方性农业经济占主要地位的半封建国家,微弱的资本主义经济和严重的半封建经济同时存在,近代式的若干工商业都市和停滞不前的广大农村同时存在,若干铁路、航路、汽车路和普遍的独轮车路、只能用脚走的路以及用脚还不好走的路同时存在。地方性农业经济的特点是农村可以相对脱离城市,农村不依赖城市可以维持简单的生活和再生产。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资本主义愈发展,农村对城市的依赖性就愈大。而中国则不同,中国的农村,尤其是山区、偏远地区,其衣食住行可以完全不依赖于城市。在敌人经济封锁的条件下,农村可以自力更生长期坚持战争。

经济上的不平衡决定了政治上的不平衡:

一是帝国主义及其扶植的中国反动势力主要集中在城市,偏僻的农村是敌人统治力量相对薄弱的环节;

二是各帝国主义划分势力范围,各派军阀混战,形成进攻革命的不一致,给红色政权的存在和发展以可乘之机。最早建立并能生存下来的根据地大多在两省或三省交界之地。

中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使得弱小的革命力量能够在反动统治势力之间的间隙和裂缝中求得生存与发展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使革命力量在农村获得基本的生存条件

2.革命的广泛影响和良好的群众基础

中国红色政权能够存在,还因为有良好的群众基础。近代中国革命的一个显著特点是革命爆发于南方,由南向北发展。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红色政权首先发生并能够长期存在的地方是受第一次大革命影响的南方地区,如湖南、湖北、广东、江西等,这是大革命时全国工人、农民运动最发达的地区。

3.全国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