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禹锡说“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孔子去说要"不耻下问",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3 04:03:27
支持谁的观点,谈谈看法

时代不同,不可一概而论。
刘禹锡的时代是隋唐以后庶族士大夫的地位(也可以理解为读书人)大为提高,春秋意义上的世袭贵族阶层实质上消亡欧几十年,士族势力衰落。就刘禹锡看来,读书人是高雅的,精英的,和“文盲草民”隔绝的。但是,只要有学问,刘禹锡都认为那是可以交往的“鸿儒”。
而孔子时代,贵族阶层很少,孔子本人是鲁国大贵族出身,在他看来,绝大多数人无论有无学识,都是比他低贱的人,如果碰到普通有学识的贵族,孔子与他交流,当然“不耻下问”了。
其实我认为结合时代背景,刘禹锡反而比孔子的觉悟高。但是就我们现代来说,不耻下问中,已经没有什么好“可耻的”了。因为我们这个时代,没有真正意义的贵族。比如富商的子孙现在很可能比一个草根出身人才的强,但是过几十年他们的靠山没了,那时候他们自己,或者他们的子女和真正优秀人才的子女相比,那会怎样呢?富商绝大多数还不是从草根发迹的,多数家族企业不会存在“富三代”以上。多和社会方方面面的人打交道,把自己的身段了放低,了解这个世界的真实和阴暗,了解人类有条件的虚伪和高尚,和才能不断成长。但是,还是多和“鸿儒”来往,这是个成本问题,你一生只有那么长,和鸿儒交往有很多情况下是超值的,花太多时间和普通人交往有可能不太有价值甚至贬值。
还有一点,其实鸿儒都是很忙的,但是却大多很实在,表面不张狂。有点狂人貌似很牛,都是因为狂人占了新闻太多版面,更多的牛人是在公众视线外的。牛人不会轻易告诉你诀窍,因为你不成长到某个程度,告诉你诀窍也没用,他自己也不能从帮助你的行为上获利,而且其实很多牛人的诀窍很简单,只是我们太急功近利,不相信罢了。

两者不相对立!刘禹锡说的是他这样的阶层人士交往圈里的人物都是同类别的,物以类聚,无非是要阐述他的生活状态。孔子说的是作学问,学习的态度。孔子的不耻下问是向比他地位低的人请问,也不是向白丁。在孔子的太度里面也是重文人士人而轻底层劳动人士的,这里在他的某些言论中可以看出。你可以多看一下。

笑看风云,抛砖引玉:

语言工具有用,如果你能够言传明道
语言工具有害,如果你不能意会本质

语言是有时代特征的:
生逢乱世,孔子阶级地位低于君王,君王要国泰民安,要"不耻下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