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怀决定成败的事例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3 19:47:09
胸怀决定成败的事例

决定一个人、一个企业的未来的绝对因素,其实是作为载体或运营者的个体,确切的说是人的胸怀,决定了成败、输赢、荣辱、悲喜等客观的一切。

胸怀若大,那么任何困难都只是暂时的;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衡量一个人的胸怀,不能光看他得意的时候怎么表现,更要看他失意的时候,其精神面貌是一个什么样的状态,其言谈举止是否依然恒常如一,是否言必信行必果。

一个经营企业的“朋友”Z老板,多次邀请老雨加盟其事业,我非常明确的说不行。表面冠冕堂皇的托辞,内心最真实的想法是:你这个人,胸怀不行,走不远;目标茫然加上心态投机,思想和学识匮乏得一踏糊涂,早就走到死胡同里了,心死在事业前面了。

但是,有些年轻人选择老板就像大学生择偶一样心态不成熟,几乎完全凭藉着感觉来行事。我在这个企业探访Z老板的时候,几个年轻的经理(都是Z老板从外企挖过来的),在陪我吃饭时都带着崇敬的神情、激动的声音向我描述:Z老板非常大方,出手很阔……具体举的事例之一就是当年Z老板在刚刚发迹时,曾经一次性打赏给一位功臣几十万元,而且给其配了一部豪华轿车。

这几个单纯的、从一出校门就加盟外企的年轻人,年纪轻轻就在外企混了个一官半职,跳槽在Z老板这里更被视为心腹——一个个被忽悠的头晕脑涨,在公司内部,甚至在社会上,那种趾高气扬、嚣张跋扈、咄咄逼人,实在是令人讨厌。

老雨当时就不客气的说:一个人的信心应该来自自己,靠别人赋予信心的都是懦夫;一个人的快乐应该来自自己,靠别人赋予快乐的都是奴隶;把希望建立在他人身上注定会失望,希望只能建立在自己的心中和行动中。

……

这几个意气风发、干劲十足的年轻人,几个月后才知道“江湖”的险恶:在外企学来的本事根本无法应付民营企业复杂多变的市场局势,观念和策略都格格不入。四个月之后,Z老板看着毫无起色的营业数据,忍无可忍,遂召开一次高管会议,在会议上虎目含泪痛陈家史,忽然间直接发难,决定将几个目瞪口呆的年轻人踢出公司。

Z老板出身草莽,从小辍学卖“蒸馍”,凭着胆大心细捞的第一桶金;什么企业家的气度与格局啊,根本不适合形容他,老雨心里有数:丫顶多就是一个精细的生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