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微子怎么与物质发生反应??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31 04:13:32

太阳内部的热核反应在不断地产生大量中微子,向四周辐射。标准理论预言,在由四个质子( P )转变成一个氦原子核的过程中要释放两个中微子。据此可以推算,太阳中微子抵达地球表面时 , 每平方厘米每秒钟约为 660 亿个。
一年内到达地球的太阳中微子的能量为: 1790 万亿亿焦耳。这个能量是地球每年以火山、地震和地表热流等形式消耗能量的 167 倍。所以,只要有百分之零点几的中微子被地球吸收,就足以为地球的各种演化提供能量。
中微子地球演化说认为,太阳中微子进入地球后,将与地球物质发生一系列复杂作用,归纳起来可能有如下几种:
1. 康普顿散射
2. 中微子生电子效应
3. 中微子韧致辐射
4. 中微子对湮灭生成光子
5. 中微子对湮灭生成电子对
6. 电子俘获
快中微子或者说高频率的中微子反应截面较小(不易与物质作用),当中微子被减速,使其运动速度(或频率)慢到与原子核内的中微子相近时(此时中微子就变成了热中微子),它便更容易参与反应(弱相互作用)。
因此,太阳中微子进入地球,经过一定物质散射、减速,频率变低或速度变慢的热中微子,便与地球物质反应,提供地球演化的能量。
中微子地球演化说不仅较好地解释了板块的运动、地磁的形成和磁极的漂移、 地球内部圈层构造 等一系列地球演化现象,而且还 能够应用到其他行星和卫星,解释一些我们认为神秘的天体运动现象。

关于板块的动力机制: 中微子地球演化说认为, 中微子的最大吸收处是外核,大量太阳中微子在此处被源源不断地吸收而释放能量,结果外核成为整个地球的能量源泉。这个能量源泉也是大陆漂移的动力来源。具体地讲:
第一 , 少量来自太阳的中微子在岩石圈的上地幔( upper mantle )被吸收,释放一定的能量,使此处的物质熔融,形成一个具有流动性的软流层。坚硬的岩石板块就“漂浮”在这个具有流动性的软流层上。软流层的作用类似润滑剂,可以大大降低岩石板块和整个地幔之间的摩擦力。这样,当有一个足够的横向(水平)力强加在岩石板块上时,岩石板块就能够相对地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