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画画有出路吗?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7 20:09:28
我可能并没有艺术细胞,画画也不怎么样,只是忽然觉得,如果学画画会不会对我这种各科都几乎不及格的话也不会说好的人找出一条出路。

画画除了自身努力,还要有美感、悟性,这些多与天生的才能有关,后天不一定能培养出来,如果实在没有别的出路,你可以尝试一下,多学一种手艺、多交一些同学总是好的,虽然不能成为美术大师。

  绘画在欧美是一门不被看好的职业,绘画专业的本科生毕业以后的年薪在所有专业中排位最低;画家同街头流浪汉类似,很难找到女友。到纽约发展的中国画家数以千计,除了谷文达、徐冰等极少数人物,大都沉沦在无望的希望之中。即便陈丹青这样的优秀才子,在纽约奋斗了一二十年,也没能融入当地的主流艺术圈。美术这个国际赌场的轮盘,谁会赢出,无法预测。体格、人格、性格、才能、见识、技艺、勤奋、交际、后援等常规因素并不能确保你在世俗的层面成功。中国在校的美术专业的本科生,框算20万左右。做画家梦的人,可能超过这个数目的5到10倍。仅我所在的西安美术学院周边吃美术这碗饭的从业人员就多达10万。这种状况在津、杭、渝、沈大体相当,在京、沪、穗应当更多。从职业的角度考虑,这显然荒谬。这样说是不是反对大家学画画呢,不是。通过绘画认识艺术,能培养一个现代人的修养;至于当画家,却是另外一回事了。在激烈竞争的画坛,把毕生赔进去才有可能出人头地。一个严酷的事实是:不少教绘画的美院教师,画了一生,什么是艺术,连门都没有入。
  绘画艺术是财富充裕的产物,六朝以后甚至是上流社会的专利。张彦远认为自古杰出的画家莫不是达官贵人、名流隐士,穷人没有资格入围。张彦远祖上五代当官,三代宰相,都酷爱书画,收藏的书画富可敌国。他的断言,依据是事实。比如顾恺之是皇帝的顾问,职务相当于现在的中宣部部长。阎立本、韩滉是宰相,李思训是将军,王维与顾恺之平级。这种情形在唐代以后没有根本的变化。五代顾闳中、黄筌是在宫廷任职的画家。宋代郭熙是翰林待诏直长,相当于现在的国家画院院长;李公麟官至朝奉郎,正六品官员。元代赵孟頫是宋朝皇帝的后裔,被元仁宗封为公爵;黄公望曾在中央政府御史台任职;王蒙官至泰安知州厅事,相当于现在山东省建委主任;倪云林是富豪;吴镇是隐士,以占卜为生,地位在元四家中最低。清代扬州八怪表面以卖画为生,其实都是有身份的人。郑板桥、李鱓、李方膺三人当过县长,其余的则是以高人自居的当地名流。20世纪中期强调艺术为工农大众服务,史家翻遍史书,好不容易翻出了放过牛的王冕,作为古代农民画家的先进代表加以表彰和推介。殊不知王冕从小当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