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之生与死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2 00:32:11
有人不怕死;能面对死亡;但生不如死是不是每个人都害怕;都无法面对的呢

如果在非战争年代的非向军官保证情况下,一个智力正常的人对你说他不怕死,这个人如果不是情绪极度低落的一时气话,那么这个人就不可信。

据我所知,也据很多大家所知,世界上不存在“生不如死”这个状态。
理论上只有两个状态,“死不如生”和“生不如死”。
当一个人用“生不如死”来描述自己时,其实是他在畏惧,懦弱,不敢接受世界和所谓的“命运”给他的挑战。

所以很不幸,楼主实际上提出两个均无意义的命题供大家讨论。

但是人生太过平顺人也会觉得无聊。得失得失,有得必有失。

死是哲学家的自我实现。
无法面对的只是临终前可能出现的遗憾。

这是实话~~~
一瓶苦药~~你是选择一饮而尽呢?还是选择慢慢品味?

死亡与生不如死都很可怕,但是,怕死比这二者都可怕。

是的,但是聪明的人(确切的说是智者,那些认真对待人生的人)是不会将自身置于生不如死的境地的。一个人在可能面临生不如死的处境时,他如果够勇敢而不是懦弱就会选择死亡。这是一种权衡。如果生不如死只是暂时的,就是说还有希望,或者还有非常重要的事情要做。那么就应该坚持,可以读下司马迁的《报任安书》,林觉民的《与妻书》。以及孟子的《鱼我所欲也》。欧阳修的《伶官传序》。第四位回答的比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