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参、重楼、茯苓、白花蛇舌草、土茯苓、黄柏、龙葵、半枝莲、枸杞子、山慈姑这些要一起吃有什么副作用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9 03:40:25
我母亲外阴癌手术后,大夫给开的方,请问有什么副作用?已经喝了近2个月,觉得大脑混僵的!
每天2次,每样均为10克。

整个方子可以分为补养和清热解毒两方面作用

  1.补药部分
  太子参为补气养阴的药物,补气之力弱于人参、党参,养阴之力弱于西洋参,力薄而平淡,一般没有副作用,但补益的作用也很单薄。茯苓性味平和,功效健脾利湿,可辅助补气药发挥作用。枸杞子能滋养肝肾、明目,是滋肾常用药,但其行滋腻,脾胃不好的人常吃容易影响食欲。

  2.清热解毒部分
  剩下的药都是都是清热解毒药。这些清热解毒药都属于此类药物中作用较强的药物,也经常用于中医难治性的外科、性病科疾病,例如白花蛇舌草能治疗淋巴结结核,土茯苓能治疗梅毒,实验也都证明这些烈性的解毒药物能起到抗肿瘤的作用。但也有相应的不良反应:1.这些药物很容易伤及脾胃,影响食欲,中医讲脾胃为“后天之本”,凡遇重病“得胃气者生,失胃气者死”;2.上述药物中有些药物,如土茯苓、山慈菇有一定的毒性,现代研究认为,这些药物会影响肝肾功能,尤其是化疗后出现明显肝肾损伤的情况下,故应注意药物的剂量,通过中药之间的配伍可以有效降低不良反应。

  总体评价(仅个人观点,请斟酌浏览):
  由于方剂用量不明确,权且根据药味分析如下:
  1.补药单薄。方中太子参补气之力单薄,虽然大剂量使用有时也起不到相应的效果;以前有一个胆囊癌术后患者,40多岁女性,术后出现贫血、体质虚弱一直不能好转,进出病房需要二人搀扶,“虚则补之”太子参用到45g,效果不佳;后改用党参12g,配伍白术、茯苓、当归、熟地、炒山药等药物后,体质明显好转,10左右便可在女儿扶持下锻炼行走。较大型的手术一般容易伤及气血,造成体质下降,当以补养为主,抗癌治疗为辅,待正气恢复再改为以抗癌为主的方按较为妥善,但应注意补药的剂量不宜大,所谓“虚不受补”,实际上只要选择好合适的药物,单位药在10g以下就能起到很好的作用,剂量偏大反而过犹不及。
  2.缺少调理脾胃药。脾胃功能正常是疾病恢复的关键所在。一者,补虚药需要与之配伍,才能发挥作用,经胃肠化饮食,经脾肺散精微;二者,方中有很多苦寒药,中医讲“苦寒败胃”,影响脾胃运化功能,脾胃受损,再好的药物也不能消化和吸收,也就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健脾者,白术、茯苓;健胃者,山楂、麦芽、内金等。
  3.术后伤及气血,应重补虚而轻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