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赋税制度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7 15:41:08
明朝后期开始,中国的赋税基本上是征收货币。对于这一变化,认识正确的是
①相对减轻了农民的负担 ②有利于农产品的商品化
③反映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④表明重农抑商政策破产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答案选D
可是关于第一点,“一条鞭法的纳银代役相对减轻了农民的负担”的表述没有问题,这在高中课本上是有的,那为什么不选第一点啊?

答案选D没有错,而“一条鞭法的纳银代役相对减轻了农民的负担”的表述也是没问题的,但题干是说“对中国古代赋税从赋役到纳银代役这一变化的认识”,第一点“相对减轻了农民的负担”是这一变化的结果,题目是问对这一变化的认识,因此第一点虽没错,但不符合题目要求
第四点明显是错误的,所以选D

表述虽然没有问题,但你可能也因为对课本的过于熟悉,忽略了这道题想考察

的问题, “一条鞭法的纳银代役相对减轻了农民的负担”的表述说的是一条鞭

法的意义,但题干并没有特别指到底要选出那次赋税制度的改变的意义或影响。

从明后期开始,赋税基本上征收货币,简单的说,人民再也不用交大量的粮食

来抵税,这样农民自己就有了吃不了的粮食——余粮,既然自己无法全部消费掉

这些粮食,农民们又有别的东西不够用,所以农民就想到了到市场上对于余粮进

行交易,换取货币,再来购买自己需要的东西,这就促“有利于农产品的商品

化”。

且不是用“物物”交赋税,而是基本用货币来交税本身就反映了商品经济的

发展。

第一个的解释不错,但从长远看无论是意义还是影响,第二和第三都相对比第

一个重要,最最最重要的是——复合命题者的意图,即符合答案。

这道题的提问就是明朝后期开始,但是一条鞭法是开始于明朝中期的时候,中间还有很长的一段时间距离。明朝的后期,与清兵,农民军作战,在原有税的基础上,增加了剿饷,练饷等,这些钱只能从人民那里增收,不仅没有减轻农民的负担,反而还增加了不少。所以1是错误的。

d
一条鞭法的纳银代役相对减轻了农民的负担 这句话是对
可是这个问题是 “征收货币。对于这一变化,认识正确的是”我想你是审题有问题吧...

农民只有通过商户才能把农产品兑换成货币,又要受一层盘剥

应该选123的,我们可以承认这一点正确,但是23重要性更加强一点。作为一本高中教科书本着优选原则应该选择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