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步》教学指导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4 05:32:39
本人今年上初一,语文老师让我们学生讲课。我就选的这课(《散步》),求各位哥哥姐姐们给我一个教学指导吧!(一定是能适合我的啊!)

《散步》
教学重点:
1、通过朗读体会文章所蕴含的生活哲理。
2、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并进一步理解中国传统的人文精神。
3、学会在生活中的小事上感受亲情之美,生活之美。

教学难点
1、理解“我”对生活的使命感。
2、理解重点句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速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1、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
主要是写一家人散步的情景。
2、散步途中遇到了什么情况?
走大路还是走小路遇到了分歧。
3、分歧是怎样解决的?你读懂了哪些内容?书中哪些句子可以看出?
明确:(1)三代人之间深沉的爱;(2)中年人的责任感;(3)一曲尊老爱幼的颂歌;(4)幸福的家庭是美好生命的摇篮
4、这一家人营造的温馨和谐的氛围,这洋溢着的浓浓的亲情真让人羡慕,惹人向往。那他们是怎样营造的呢?他们有怎样的性格呢?请同学们自由表述文中人物留给你的印象,并从书中找出相应的句子来品味分析。
“我”:孝顺善良,敬老爱小
“我”的母亲:慈爱亲切,善解人意,爱护小辈
“我”的妻子:温柔贤惠
“我”的儿子:天真活泼,聪明伶俐

二、研读赏析
1、文中的几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第三段写的是“有一些老人挺不住”,潜台词是什么?死神的背影是让人望而生畏的,当它悄然而至的时候,气氛压抑,令人窒息,文章在这里的感情基调变得深沉,很显然,不让阴云笼罩着我们散步时头顶上的星空,蕴含对生命的珍爱。
第四段描写了新绿、嫩芽、咕咕的冬水,写出春的气息。在这样的气息中,使人感觉到生命的存在,生命的召唤。正是因为感受到冬去春来,气候转暖,生机萌动,全家人才一起出来散步。这是对全文的铺垫,另一方面也使文章的感情基调由深沉变得欢愉起来。流露出作者对生命的热爱。
第七段写景交代了儿子走小路的原因。就是因为这样美丽的景色,这样迷人的春光,我们全家人才出来踏青。本以为风平浪静,谁知微风拂过,湖面荡起点点涟漪,“我”面对一个两难的选择。
2、在面对分歧时,“我”的决定是什么?“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为什么这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