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真古诗句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4 12:22:59
含有修辞手法顶真的诗句.不知道都有什么???

烟云渺渺水茫茫

  ——例谈顶真诗

  “顶真”也叫“顶针”、“联珠”或“蝉联”,指用前一句的结尾(字、词语或句子)作为后一句的开头,使语句递接紧凑而生动畅达。这是修辞学上辞格之一。用在诗中,便称顶真诗。顶真诗大致有三种:
  一是下句的首字与上句的末字相同。如元人无名氏的小令[越调]《小桃红·情》:

  断肠人寄断肠词,词写心间事。事到头来不自由,自寻思。

  思量往日真诚志。志诚是有,有情谁似,似俺那人儿?

  这支小令用自述的口气,抒发了一位女子对爱人的思念与对爱情的坚贞不渝。顶真辞格的运用,使句子之间环环相扣,更好地表现了抒情主人公缱绻缠绵的柔情。

  二是下句的一个词或短语与上句的相同。这首汉乐府诗《平陵东》是较早的顶真诗:

  平陵东,松柏桐,不知何人劫义公。劫义公,高堂下,

  交钱百万两走马。两走马,亦诚难,顾见追吏心中恻。

  心中恻,血出漉,归告我家卖东犊。

  这首相和歌,以唱和的通俗形式,具体揭露了官府明目张胆公然勒索百姓的情景,顶真句式的运用,加强了不满与愤懑的感情。

  又如李白的《送刘十六归山白云歌》:

  楚山秦山皆白云,白云处处长随君。长随君,君入楚山里,

  云亦随君渡湘水。湘水上,女罗衣,白云堪卧君早归。

  全诗寄情于景,以“白云”“湘水”等景物,抒发对友人的依依不舍和无限关怀的深情。

  三是上一小节(或上一首)的末句又作为下一小节(或下一首)的首句。如王安石的《忆金陵(三首)》:

  覆舟山下龙光寺,玄武湖畔五龙堂。

  相见旧时游历处,烟云渺渺水茫茫。

  烟云渺渺水茫茫,缭绕芜城一带长。

  蒿目黄尘忧世事,追思尘迹故难忘。

  追思尘迹故难忘,翠木苍藤水一方。

  闻说精庐今更好,好随残汴理归艎。

  三首诗追忆金陵的无限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