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提费用是什么意思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30 10:48:20
不是说资产类和费用类的会计科目在借方都表示增加。负债类、权益类和收入类的会计科目在借方都表示减少吗?
预提费用属于负债类,为什么在借方却表示增加?

预提费用:是指企业按规定预先提取但尚未实际支付的各项费用。 就是企业还没支付,但应该要支付的,要记入负债。

预提费用是指企业从 成本费用 中 预先列支但尚未实际支付的各项费用,如银行借款的利息费用、预提的固定资产`修理费用、租金和保险费等。
预提费用的特点是受益、预提在前,支付在后。类似房地的分期付款吧.

该账户的贷方记录负债的增加额,借方记录减少额,余额一般出现在贷方,反映企业在期末某一时点所承担债务的实际数额。

资产负债表要求不符合资产定义及其确认条件的资产、负债项目不能够在资产负债表中体现。“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不符合资产、负债的定义,因此“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不能在资产负债表中体现。上述两个科目实质上是属于结算类科目,2007年新会计准则取消了“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两科目的使用。

预提费用就是属于当期的费用应计入当期,企业按期预提计入原制度规定的费用金额,主要包括预提租金、保险费、短期借款利息、固定资产修理费等。根据新会计准则的资产负债表观的要求,当实际发生上述费用时,可一次生计人相关成本及损益,不再进行预提。
(一)借款利息的会计处理
对于短期借款的利息,由于金额小、期限短的特点,银行一般于到期时一次还本付息,对于长期借款的利息,由于金额大、期限长的特点,银行一般于每季度末或年末收取借款利息。无论是长期借款还是短期借款,银行收取的利息均未超过一年的期限。因此,企业可在实际支付利息时,借记“财务费用”、“在建工程”等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若企业在银行收取利息时点未能按期足额支付利息,可作“应付利息”处理。
(二)预提固定资产修理费用、租金及保险费的会计处理
对于固定资产的修理费,不再采用待摊或预提的办法进行会计处理,应当在实际发生时,一次性计人当期损益。对于当期应负担的租金和保险费,同样也可以不进行预提,待实际支付租金和保险费时,按支付的金额分别计人有关成本或当期损益。

预提费用:是指企业按规定预先提取但尚未实际支付的各项费用。 就是企业还没支付,但应该要支付的,要记入负债

贷方表示预提费用增加

预提费用科目已经废除了,但小企业还在用。可能就是因为那文字会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