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以后为什么越来越冷?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31 12:54:00
冬至以后太阳从南回归线向赤道回转,这样日照时间也一天天长起来,按说气温该暖和了,但气温却越来越冷,为什么?

因为地表温度的变化要滞后于太阳照射角度的变化,比如每天中午十二点左右是太阳照射最强烈的时候,但是大约下午2点钟是气温最高的时候;还有夏至是6月底但是气温最高是在七八月份,大约推迟一个月,而海水温度的变化则要推迟大概2个月。同样的道理,冬至虽然是北半球太阳入射角最小的时候,反应在地表上大约要1个月左右,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三九四九冰上走”的三九、四九九寒天。
我是这么认为的,不一定对,希望高人指正。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冬至当天日照时间最短,理应是温度最低,但是由于地球非常大,海洋的面积又占了地球表面积的70%,海水在地球温度下降时会释放出非常大的热量与之平衡,这就直接导致了地球整体气温下降的滞后。
所以,一般按照经验,冬至过后的三九(3×9=27天)才是温度最低。

理论上大致12月22或23日冬至,冬至以后虽说太阳直射点在不断向北移动,但

还是在南半球,北半球昼短夜长,且太阳高度角小,也就是说接受太阳辐射的

时间短,所以气温低。

次年3月22或23日——春分,昼夜等长,太阳直射赤道,春分过后北半球昼长

于夜,并不断变长直至夏至达到最大值,太阳高度角也变大,天气逐渐暖

和。

他可以从北半球的失热散热来解释。当冬至过后,太阳高度角是增大的,太阳辐射增加,但此时北半球吸收的太阳辐射热量要小于北半球散失的热量,所以北半球的能量还是降低的,所以温度持续降低。
当到达某天,比如2月15号,北半球吸收的太阳辐射与北半球的散热相等,此后辐射量大于撒热量,北半球就会升温。
就像一天中最高气温不是出现在12点,而是下午两点左右!道理差不多。
希望对你有帮助。

冬至是12.22,但是地球还没运动到公转轨道的近日点。还要运动一段距离才到近日点。所以在1月初的时候最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