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为什么热衷中国电影赤壁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7 16:13:42

日本观众普遍认为影片最大程度的表现出三国历史传说中勇猛的英雄豪杰,那些人物的银幕形象令人神往,金城武扮演的孔明十分漂亮优美和冷静,而梁朝伟在影片中表现出来的压倒众人的存在感,使得周瑜这个最高统帅非常具有男人的色调和勇敢,日本观众盛赞梁朝伟是亚洲最高水平的演员,在这部戏中能够内敛的演出人物风平浪静的从容,当然,另一个日本演员中村狮童在影片中的表现也非常令日本观众兴奋。而对于导演吴宇森,日本观众几乎一致同意,影片中华丽的动作和凌厉的气势完全都是动作巨匠吴宇森的特色。所以,网络上日本观众几乎是一边倒的严重推荐这部力作。

日本人有很深的三国情节。 众所周知,日本的“三国文化”来自中国,那是“中学东渐”。
当罗贯中的《三国志通俗演义》(以下简称《三国演义》)于元末明初问世时,三国的故事在中国大陆民间已经流传了近千年。但是故事有没有传到日本,此前没有纪录。日本真正第一个与中国的“三国”故事有关的作品,据邱岭与吴芳龄所著《三国演义在日本》一书所研究,是一部叫做《太平记》的作品。它的诞生,大约也相当于中国的元末明初时期。
《太平记》是讲述日本南北朝时期历史的小说,其中的作品卷二十,引述了三国故事,从刘备三顾茅庐开始讲,到诸葛亮病逝五丈原,“死孔明走生仲达”结束。故事的主角,竟然不是刘备也不是曹操,而是诸葛亮。
在中国人心目中,诸葛亮是智慧的象征。但是在《太平记》中,诸葛亮的主要表现是“忠诚”与“仁义”。他对主人公刘备的鞠躬尽瘁,一直延续到他死后,还可吓退敌人,给蜀国做贡献。还有,他“出师未捷身先死”,知其不可而为之的个人悲剧,也都是日本人津津乐道的内容。不过,《太平记》中的三国故事,还不是来自《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真正进入日本,是在《三国演义》的嘉靖本问世167年后。其时正是中国刚刚完成明清交替,一批明朝遗民避居日本,带去大量中国书籍。而日本恰逢多年战乱结束,进入江户时代,对中国文化有了浓厚兴趣和需求。1689年——明亡之后40余年,《三国演义》的第一个日译本《通俗三国志》出版,译者署名“湖南文山”。
江户时代的日本,知识分子和上层武士是可以直接读汉语原文的,也就是说,其实他们可以看中文的《三国演义》。但庶民阶层却不行。所以说,湖南文山的这个《通俗三国志》,很大的意义是使“三国”在日本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