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串联电路中各用电器两端电压不相等...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1 12:16:26
为什么串联电路中各用电器两端电压不相等,而是U=U1+U2?为什么R=R1+R2?为什么并联电路中,各用电器的电压又相等?而I=I1+I2?为啥,为啥,为啥?拜托清楚地回答(+﹏+)~(ㄒoㄒ)~~
(不要告诉我:固定搭配)

电流从高电势流向低电势,串联时电路各处的电流相等,用电器的电阻不同所以电压也不同,两端电压等于各用电器的电压之和。并联时,加在用电器两端的电压都是一样的,所以电压相同,但各用电器的电阻不同,所以每条线路上的电流不同,总线路的电流等于各分支的电流之和。这个在初中和高中的课本上讲得比较详细的。

1.串联时:流经各用电器的电流是相等的,即I1=I2=I.
因为R=R1+R2,
所以R*I=R1*I+R2*I,
由欧姆定律U=RI即得U=U1+U2.
2.并联时:加在各用电器两端的是同一个电源,所以电压相等。
总电流I=总电压/总电阻。即I=U/R。
并联电路总电阻R=(1/R1+1/R2),
所以I=U/(1/R1+1/R2)=U/R1+U/R2=I1+I2即I=I1+I2.
3.串联和并联时电阻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关系呢?
定性的解释:电阻(resistance)表示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串联电路中电流要依次流过各电阻,所以各用电器的电阻是叠加的,即R=R1+R2。并联时电流是分散在多条支路上走的,所以电阻是分散的,即R=(1/R1+1/R2)。
定量的解释:物理是一门基于实验的科学,实验发现电阻两端的电压与电流成正比,这就是欧姆定律。电阻大小是在欧姆定律上计量的:电压与电流之比。所以电阻关系的推导应该在承认欧姆定律之后才能进行。串联时有:U=U1+U2即R*I=R1*I+R2*I两边同除以I得到R=R1+R2。
我是初中物理老师希望能帮到你!

这就是基尔霍夫电压定律和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啊,是电路的基础知识。如果你要问啥是定律,定律就是为实践和事实所证明,反映事物在一定条件下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的论断,你要问为啥定律就是对的,那我就无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