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曹操,周瑜写份平反证明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31 07:58:47
为曹操,周瑜写份平反证明

历史人物对周瑜评价:

  ◆三国志陈寿曰:「性度恢廓,大率为得人……曹公乘汉相之资,挟天子而扫群桀……瑜胆略皆备,出众人之表,实奇才也。」

  ◆孙权与陆逊曰:「公瑾雄烈,胆略兼人,遂破孟德,开拓荆州,邈焉难继,君今继之。……子明(吕蒙)……学问开益,筹略奇至,可以胜于子敬(鲁肃)而次于公瑾,但言议英发不及之耳。」

  ◆诸葛瑾、步骘连名上疏曰:「臣窃以瑜昔见宠任,入作心膂,出为爪牙,衔命出征,身当矢石,尽节用命,视死如归,故能摧曹操于乌林,走曹仁于郢都,扬国威德,华夏是震,蠢尔蛮荆,莫不宾服,虽周之方叔,汉之信、布,诚无以尚也。」

  ◆时人谣曰:「曲有误,周郎顾。」

  ◆孙权谓公卿曰:「孤非周公瑾,不帝矣。」

  ◆蒋干称瑜曰:「雅量高致,非言辞所闲。」

  ◆刘备间曰:「公瑾文武筹略,万人之英,顾其器量广大,恐不久为人臣耳。」

  ◆曹操败于赤壁,致书周瑜:「孤不羞走!」

  ◆孙策曰:「瑜英俊异杰,与孤有总角之好。」

  ◆诸葛亮论将帅:「得道之将帅者,古之如孙、吴,今之如曹孟德、周公瑾耳。」
  ◆时蜀人曰:「使周瑜不死,则先主无所处,北方必为所患矣!」

  历史人物对曹操的评价

  孙权评价曹操:“其惟杀伐小为过差,离间人骨肉以为酷耳,御将自古少有。”
  裴松之评价曹操:“历观古今书籍所载,贪残虐烈无道之臣,于操为甚。”——《三国志(注)》
  唐太宗说曹操:“临危制变,料敌设奇,一将之智有余,万乘之才不足。”
  唐玄宗常自比“阿瞒”。
  元稹评价曹操:“曹瞒篡乱从此始。”——《董逃行》
  刘知几评价曹操:“罪百田常,祸于王莽。”——《史通·探赜》
  司马光评价曹操:“以魏武之暴戾强伉,其蓄无君之心久矣。乃至没身不敢废汉而自立,岂其志不欲哉?犹畏名义而自抑也。”——《资治通鉴》
  洪迈评价曹操:“曹操为汉鬼蜮,君子所不道。”——《容斋随笔》
  王夫之评价曹操:“曹操父见杀而兴兵报之,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