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出路由信息协议(RIP)的工作原理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0 03:46:25
写出路由信息协议(RIP)的工作原理,并观察下表在表中填入R2、R3、R4三个路由器的
距离向量表

RIP工作原理:
RIP协议是基于Bellham-Ford(距离向量)算法,此算法1969年被用于计算机路由选择,正式协议首先是由Xerox于1970年开发的,当时是作为Xerox的“Networking Services(NXS)”协议族的一部分。由于RIP实现简单,迅速成为使用范围最广泛的路由协议。
路由器的关键作用是用于网络的互连,每个路由器与两个以上的实际网络相连,负责在这些网络之间转发数据报。在讨论 IP 进行选路和对报文进行转发时,我们总是假设路由器包含了正确的路由,而且路由器可以利用 ICMP 重定向机制来要求与之相连的主机更改路由。但在实际情况下,IP 进行选路之前必须先通过某种方法获取正确的路由表。在小型的、变化缓慢的互连网络中,管理者可以用手工方式来建立和更改路由表。而在大型的、迅速变化的环境下,人工更新的办法慢得不能接受。这就需要自动更新路由表的方法,即所谓的动态路由协议,RIP协议是其中最简单的一种

表格如下:
网络 距离 网络 距离 网络 距离
N10 1 N10 2 N10 3
N20 0 N20 1 N20 2
N30 0 N30 0 N30 1
N40 1 N40 0 N40 0
N50 2 N50 1 N50 0
N60 3 N60 2 N60 1

祝你好运!

RIP工作原理:
RIP协议是基于Bellham-Ford(距离向量)算法,此算法1969年被用于计算机路由选择,正式协议首先是由Xerox于1970年开发的,当时是作为Xerox的“Networking Services(NXS)”协议族的一部分。由于RIP实现简单,迅速成为使用范围最广泛的路由协议。
路由器的关键作用是用于网络的互连,每个路由器与两个以上的实际网络相连,负责在这些网络之间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