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5 22:46:50
评价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及其教育含义?

补充教育含义:
埃里克森的人格理论涉及一个爬坡的过程,即每个阶段都有每个阶段的任务——中学生已进入同一性混乱与否的时期。
上述的观点已经阐明了此阶段的主要任务时什么,那么究其对中学生身心发展的意义,我们认为如何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如何在以往阶段顺利通过的前提下形成社会自我同一性稳定,如何摆脱获得社会认同感是极其重要的

埃里克森指出:"成长中的青少年面对内部生理发育的飞速变化及摆在他们前头的成年人的任务,此时他们主要的是在别人面前的形象与她们对自我的感受进行比较,以及如何将早期培养起来的技能与角色于这个时候的典型职业联系起来......

自立的关键是社会性认同(自我认同和群体认同),埃里克森指出,及早培养社会能力,社会技巧,丰富知识和经验是关键。青少年的自我选择处于认同不认同的矛盾期,也就是说个人选择和群体意义的矛盾。如何处理好两者的关系很重要

所谓个人对个人整体的感知和确定就是我们要引导的,而上述问题的解决是目的
他的理论填补了自我认知教育上的空缺,将内在确定和社会性自我和谐提上了日程,具有非凡的意义。

另外,埃里克森虽然也强调一种潜在的发展模式,但是却和其导师弗洛伊德显著不同。其理论中涉及的人生选择别具一格。

通过不断的学习,以及社会经验和社会自我的形成,同一性逐渐确立。属于存在性发展的一类典型理论

就是青春期了,这一时期埃里克森认为青少年要遇到同一性的问题/挑战,就是理解自己是谁与他所想以及社会对他的期望是否一致(这是我的理解,不一定是全部,但至少部分是这个意思)。主要特征是自我概念开始分化以及抽象,有不同方面的自己概念(例子:我是一个有诚实的人,又是一个懒惰的人),同时也会对自己的不同方面有不同的评价,即是不同方面的自尊。
这一时期的青少年以你为人知能力的发展,会看到很多不同的方面,也会开始洞察到大人行为背后的想法(虽然不一定对,但进步不少),而且他们已经觉得自己可以照顾自己,有了自己的想法,所以他们在大人眼里会使叛逆的,其实原因之一是他们能力越来越大,对独立的追求。
所以青少年在这一时期空间是很需要的,但是他们不是不听道理的人,所以对他们的教育一定要给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