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朝西迁后还有没有保存汉族文化?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1 02:09:18
还是说与当地人融合,成为伊斯兰国家?


  根据西辽的一些官司和官名,特别是在《辽史》中保存下来的一些文法来看。西辽的官方语言应当是汉语。“西辽五主,凡八十八年,皆有汉文年号,可知其在西域曾行使汉文。”但是契丹文也在使用。西辽末年的宰相李世昌就会契丹文,耶律楚材跟他学习辽文且“期年颇习”,把寺公大师的《醉义歌》译为汉文。李世昌为汉人,在西辽末年尚晓“辽字”,可见西辽也使用契丹文。但是西辽也学习当地语言文字。《元史•哈刺亦哈赤北鲁传》载,西辽菊儿汗召哈刺亦哈赤北鲁到巴拉沙衮做汗的儿子们的教师。这位哈刺亦哈赤北鲁是回鹘人。西辽给河中地区的诏谕,早在耶律大石时已用波斯语,并按照伊斯兰教款式行文。西辽军队进入中亚后,在生活习惯方面还保持着原有传统,穆斯林史籍说,耶律大石除中国丝绸外,不穿别的衣服。末代公主浑忽在出嫁时还坚持“按照汉女的习惯”梳妆。常德出使西域见到,阿里麻里“回纥与汉氏杂居,其俗渐染,颇似中国”。西辽时期文化对西域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深刻的,是汉、唐之后汉文化向西域传播的又一个新浪潮、新高峰。西辽对汉文化的传播有力地促进了中亚社会的向前发展。
  西辽统治的地域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的地区。生活在这里的民族除契丹族外,还有汉、回鹘、葛逻禄、样磨、塔吉克、栗特、吐蕃、蒙古等民族和操突厥语的一些部落,还有波斯人、阿拉伯人、叙利亚、犹太人等。流行的宗教有伊斯兰教、佛敦、袄教、摩尼教、景教、道教、萨满教、犹太教等等。其中伊斯兰教和佛教是信仰民族和人数最多、影响最大的两个宗教。伊斯兰教和佛教的分布情况大致是:伊斯兰教主要分布于新疆西部、南部至中亚地区,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主要有回鹘、葛逻禄、样磨等一些操突厥语的民族,以及操东伊朗语的塔吉克、粟特等民族,还有除犹太人以外的西亚人。佛教主要分布在高昌回鹘王国和天山北部地区,信仰民族主要有汉、回鹘、契丹、吐蕃等。景教、道教、萨满教等其他宗教则广泛分布于上述伊斯兰教和佛教流行的地区和民族中,形成多种宗教相互交错和并存的复杂局面。
  西辽是伊斯兰教传人中亚和新疆西部、南部地区以来,在这里建立的第一个非伊斯兰政权。西辽统治者面对复杂的宗教情况,制定了自己的宗教政策。他们“继承了本民族对其他宗教信仰都能容忍的传统”,没有强制推行他们所信仰的佛教,更没有把佛教定为国教,而是采取了对各种宗教一视同仁、不加歧视的宗教宽容政策。西辽的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