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观念评价孟子的主张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06 09:30:21
用现代观念评价孟子的主张 谢谢

偶读《寡人之于国也》(出自《孟子·梁惠王上》),感受颇深。文章记载了孟子和梁惠王的一次谈话,紧紧围绕梁惠王“民不加多”的疑问而展开,具体阐述了孟子“仁政”的思想。在研读中,我发现孟子的“仁政”思想暗含着许多现代思想观念。 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对内残酷剥削,劳役繁重,对外相互攻伐,争城夺池。这样,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劳力不足,兵员减少。人丁短缺,就是当时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于是,争夺人力便成为各诸侯国统治者的当务之急。 魏国国君梁惠王自诩“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他以赈灾救民为例,申述自己治国胜于“邻国之政”。但是,有一个问题一直困扰着他。“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有一天,他终于忍不住向孟子提出了“民不加多”的疑问。 孟子没有直接回答梁惠王“民不加多”的问题,而是以他熟知的事例设喻:“王好战,请以战喻。”孟子以打仗作比启发他,以便他易于接受。孟子根据败逃距离的远近,举出逃兵“弃甲曳兵而走”的两种情况,提出“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的反问,进一步诱导他在不知不觉之中说出否定自己论点的话:“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然后又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这样,突然转入正题,既回答了“民不加多”的原因,又揭示了“五十步笑百步”的寓意:梁惠王的“移民移粟”跟“邻国之政”,实质上没有什么区别,只是程度上不同而已。 然后,孟子围绕使民加多应采取哪些根本措施这一核心问题,具体表述了实行“仁政”的政治主张。 孟子首先阐述“王道之始”的道理。他认为,大力发展粮食生产,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使老百姓“养生丧死而无憾”,这是实行“仁政”的开端。“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用一组排比句,提出了合理地发展农业生产的三种措施:一是请勿扰民,不误农时地发展粮食生产;二是反对随意捕食野生动物;三是按照季节砍伐树木,严禁滥砍乱伐。这三条使民加多的初步措施,蕴含了当今社会可持续发展问题: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时,一定注意保护自然生态的平衡,千万不能滥砍乱伐,滥捕乱杀,更不能杀鸡取卵,竭泽而渔。 接着,孟子阐述“王道之成”的道理。他进一步提出教养百姓、使民心归顺的“仁政”主张。这是使民加多的根本措施。孟子说,“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