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国家的政策是一户只能有一个房屋宅基地吗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14 15:50:46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和市场化的深入发展,我国现有宅基地制度已经越来越不适应发展的要求了。据笔者近年来深入的调查研究发现,主要存在三大基本问题和矛盾,而且已经不可能在现有制度框架中得到解决。

  宅基地的福利性分配和无偿使用,导致出现农村人口减少和村庄用地扩大并存的悖论

  根据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当一个国家城市化加速发展的时候,因大量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农村居住用地总量一定会相应减少,土地得到节约使用和集约配置。但是,目前我国却出现了一种相反的情况。1978—2006年,我国城市化率从17.93%增长25.98%,年均增长0.93%,其中1996—2006年平均每年增长1.34%。正是在城市化增长最快的这后10年中,全国农村人口减少了1.23亿,人均宅基地面积却从0.29亩上升到0.34亩。在这1 0年全国共增加的100万亩村庄用地中,新增宅基地就约占80万亩左右。

  关于农村宅基地的使用面积,中央有关部门早就出台了“一户一宅”的土地面积限额政策,各地政府也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对“一户一宅”的使用面积进行了测算和确定。但是,由于现行宅基地制度实行福利性分配和无偿使用,这种本质上属于按需分配的集体公共产品,很难有效制约农民家庭要求无偿扩大宅基地占用的强烈冲动。案例调查和一些面上的材料数据表明,宅基地面积超标和“一户多宅”的情况是普遍存在的。比如根据北京市郊平原镇2006年的调查(这是一个对宅基地管理比较严格的镇),合计违规超占面积占宅基地总面积的59%。

  尽管有关政策规定,不再具有农村居民属性的人口(例如农转非人口),应当退还宅基地由集体重新分配,但在宅基地实行福利性分配和无偿占用的巨大利益驱动下,要村民无偿退出宅基地是很难做到的,减人不减地已成为一种惯性。这种情况,使农村集体可分配宅基地的资源非常紧缺,新增户常常难以及时得到宅基地的分配。在正常分配无法得到满足的情况下,农民就会通过各种方式挤占耕地。据统计,从1980年到1996年,我国耕地共减少6051万亩,其中农村新建房占用 411.4万亩,份额为6.8%,成为耕地流失加剧的一个重要原因。

  宅基地不能充分流转和正常市场交易,造成宅基地资源大量闲置,同时隐性流转与交易大量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