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物理 物态变化:在烧热的油锅中溅入水滴,会听到“啪啪”的响声,并溅起起油来,其主要原因是什么?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3 00:24:36

液态水的密度比油高,烧热的油锅温度在100摄氏度以上,水溅到烧热的油锅中,自然会沉到锅底并沸腾,由液态转为气态,密度小于油,浮到油上并爆开,所以溅起起油来

油沸腾的温度大于水的沸点,所以水滴在进入油锅后,温度急剧增加,并且沸腾,进而发出啪啪的声音。

在烧热的油锅中溅入冷水时,由于冷水的密度比油的密度大,所以会很快沉入锅底。又因为油温度很高,而且油的沸点高于水的沸点,所以当冷水溅入热油锅时,会使水的温度迅速升高达到沸点而沸腾,锅底的水剧烈汽化产生大量水蒸气而冲出来,发出“叭叭”声,并把油也带了出来。而在烧热的水中滴入冷油时,由于油的密度比水小,滴入热水中的油会浮在水面,且油的沸点高于水的沸点,故水面的油不会沸腾,也不会将水溅出来

这要从从水受热后的变化说起:水加热到100℃,就达到了沸点,这时它从原来的液体状态变成气体状态,成了水蒸气。当一滴水落进了热油锅里,由于油的沸点一般都在200℃以上,加热后的油即使没有达到沸点,也早已超过了100℃,所以,水滴的温度立刻升到沸点,变成水蒸气。水变成水蒸气后,它的体积大约要增大1000多倍,这一体积的变化,不但进行得很快,同时又由于水比油的密度大,所以小水滴一进油锅就沉入锅底,而水蒸气的密度又比油小得多,水化成的水蒸气必然要上升跃出油面,因此引起了剧烈的振动,发出了响声和爆炸,溅起了油花。
弄懂了这个道理,就知道烧菜时不能把热油锅内弄进水滴,连炒菜用的锅铲、勺子上也不能沾着水点,还有含水分较多的食物,要放进油锅去煎炸时,必须将食物顺着锅沿,小心地放入锅里,以免油花溅到身上。

水倒入油锅中并开始升温,而油沉到水底。过一段时间后,水到达沸点并开始沸腾,而油没有到达沸点,所以水在沸腾时把油溅了出来

水的沸点比油低 所以水滴到油中发生剧烈的汽化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