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中外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例子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5 09:56:08
急急急急急急急急啊!各位大虾们速度点啊!分多多类!

宋代大教育家朱熹说:“书读百遍,其意自见。”经验证明,有许多书读一遍两遍还读不懂,读四遍五遍就读懂了;有的书昨天读不懂,过些日子再读才读懂;也有的书似乎已经读懂了,其实不大懂,后来在实践中积累了一些实际知识,再去读,才真正读懂它的意思。
古代名儒程伊川、王夫之的做法:他们“每读史到一半,便掩卷思其成败,然后再看;有不合处,又更思之。”这是训练独立思考的一种方法。在读书的过程中多思、精思、善思,就会有所发现、有所前进,这样的读书才会大有收获。两千年前的教育家孔子曾这样说过:“学而不思则罔。

例如古代为当官的人,每天都“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只顾着背四书五经,而不思考

孔子、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