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泰县街道的历史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8 12:15:15
请知道的详细说明一下,谢谢了!

长泰县历史沿革

  唐乾符三年(876)置武德场(属南安县),元德元年(885)改名武胜场,后称武安场。五代南唐保六十三年(955)升为长泰县。历属泉州、漳州、漳州路、漳州府、汀漳道。1932年4月中央红军曾进驻长泰县。1949年9月19日解放,属龙溪专区(地区)、漳州市。

  1949年9月长泰解放后,全县划分为4个区:第一区(城关)、第二区(古农)、第三区(岩溪圩)、第四区(枫洋圩);共辖54保(暂用民国时期保名)。
  1950年3月,实行以区辖村。第一区15村,第二区12村,第三区17村,第四区13村,共57个村。1951年,实行以区辖乡(镇),全县4个区辖48个乡(镇)。1952年,增设第五区(坂里)。1953年,全县5个区辖53个乡(镇)。1954年3月,全县5个区辖49个乡(镇)。
  1955年9月,全县5个区合并为欧山、岩溪、枫洋、坂里4个区,共辖53个乡。1956年3月,全县改为城关直辖镇和欧山、岩溪、枫洋、坂里4个区,下辖55个乡(镇);10月,合并为欧山、岩溪、枫洋(今枋洋)3个区,下辖35个乡(镇)。
  1957年11月,创办国营古农农场,划出欧山区2个乡、岩溪区2个乡归该场管辖。
  1958年2月,实行撤区并乡,将全县3个区所辖35个乡(镇)合并为18个乡(镇)。5月,再度合并为16个乡(镇)。
  1958年9月,实行人民公社化,全县划分为5个公社、52个生产大队。1959年,公社改以驻地名称命名。
  1963年,恢复城关镇建制,属城关公社管辖。1984年8月,岩溪公社改为岩溪镇。
  1984年10月,政社分开,公社改为乡(镇),大队改为村,农(林)场的大队改为作业区或工区。全县划分设2镇4乡,下辖6个居委会、53个村;4个国营农场,下辖24个作业区。
  1985年至1986年,撤销人和乡,其所辖10个村并入武安镇。1987年至1988年,武安镇增设城关村。
  1990年,长泰县共设2镇(武安、岩溪)、3乡(陈巷、枋洋、坂里),下辖6个居委会、54个村。
  1997年,长泰县面积912.6平方千米,人口18万,辖4镇1乡1国营农场。县政府驻武安镇。
  2000年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