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一篇小说鉴赏方面的论文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15 17:35:15
求一篇小说鉴赏方面的论文,要有1500字,所鉴赏的小说古今中外都行。

《红楼梦》中的诗词曲赋是很多的,不仅数量,形式上也是丰富多彩:诗、词、曲、歌谣、谚语、赞、诔、偈语、辞赋、联额、灯谜、酒令、骈文等等,可以说是应有尽有。这足以反映出作者曹雪芹的非凡才能,和他多方面的知识和修养。这些诗词曲赋协助全书成功地描绘了当时复杂的生活现象,甚至可以说是那点睛的一笔。

和其他小说不一样,《红楼梦》中的诗词曲赋是全书的一个有机整体,这也就是为什么我第一次跳过它们不读会有所缺失的原因。最明显的例子莫过于宝玉梦游太虚幻境时看到的十二钗册子的判词和曲子,如果象我一样读的不仔细或者干脆跳过,那么全书预见人物命运结局的关键一笔也就被忽略了。而这对理解全书的很多情节都会造成影响,比如说第二十二回“制灯谜贾政悲谶语”中诸多的有寓意的灯谜词曲,可能就无法理解,进而也就不会明白这一回题目的意思了。在后面章节中几次结社吟诗作对的作品里,同样也有很多的对于人物命运的暗示,对于全面了解故事情节的发生发展也是不可或缺的。

这些诗词曲赋对于刻画人物的形象同样有很大的作用,尤其是大观园里众多儿女们的作品,可以说是“诗如其人”地反映出了各人的个性、修养、心境。虽然对于诗词的意境我不能完全体会,但作者借宝玉之口也说出了同样的意思。第七十回“林黛玉重建桃花社”中,黛玉所作的《桃花行》,宝玉一看就知道出自谁手,即便是宝琴诳他,他也不信,还说道“这声调口气迥乎不像”、“姐姐断不许妹妹有此伤悼语句,妹妹虽有此才,却也断不肯作的,比不得林妹妹曾经离丧,作此哀音”。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大观园里几次吟诗联对,各人的精妙之句无不反映出了每个人的个性:湘云的“也宜墙角也宜盆”、黛玉的“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宝钗的“淡极始知花更艳”,都能让我们从中窥见她们的为人行事以及身世经历;贾环所制的谜语、薛蟠所说的酒令,虽然就其本身而言高明不到哪里,但是对于人物的模拟却可说是恰到好处。

《红楼梦》是一部记录反映当时社会生活的巨著,作为其中的一部分,这些丰富多彩的诗词曲赋也如实地、多方面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精神文化生活。应景赋诗、制灯谜、行酒令、结社做诗,都是清代文人间聚会时流行的风俗,书中描绘的这一切都能在当时的社会上找到对应的影子。比如说有名的“乾隆遗风”,就和元妃省亲时命令众姐妹为大观园诸景赋诗有几分相似,这种习俗甚至流传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