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的学校 从文中找出有关地下学校的描写,概括这个学校的特点.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4 16:26:54

妈妈,我真的觉得那群花朵是在地下的学校里上学。它们关了门在做功课。
如果他们想在散学以前出来游戏,它们的老师是要罚它们站壁角的。
雨一来,它们便放假了。

蓝天、绿树、红花、碧草,大自然的一切像孩子们安静的梦一样美好——“树枝在林中互相碰触着,绿叶在狂风里飒飒地响,雷云拍着大手。这时花孩子们便穿了紫色的、黄色的、白色的衣裳,冲了出来。”诗人用孩子般的想象将自然界中的一切都拟人化了,在孩子的眼中,大自然是丰富多彩,与人为善的,即便是乌云翻滚,雷声轰鸣,雨骤风疾,也宛如一首大自然的变奏曲。你听——“润湿的东风走过荒野,在竹林中吹着口笛。”你听——“绿叶在狂风里飒飒地响,雷云拍着大手。”多么优美的笛声,多么动听的雷响,就像是大自然对孩子们发出的一声声亲切的召唤。于是,“花孩子们便穿了紫色的、黄色的、白色的衣裳,冲了出来。”它们再也按捺不住兴奋的心情,纷纷破土而出,在绿草上舞蹈得欣喜若狂。这群可爱的花孩子,诗人可不愿意让它们禁锢在地下的学校里,他希望急雨如注的日子,便可以让它们放假,让它们冲破一切束缚,在大自然广阔的世界里自由地舞蹈

希望对您有帮助....

童真与母爱

——泰戈尔《花的学校》赏析

六月,当雷云在天空轰响,阵雨降落,润湿的东风走过荒原,在竹林中吹响口哨,我仿佛看到了一群又一群的孩子,在雨中奔跑着、欢叫着、跳跃着。大地,是他们狂欢的舞台;雷声、雨声和着风声,为他们激情伴奏。天地间,一个个自由的精灵在舞蹈。

泰戈尔《花的学校》,诗人依照儿童的思维,以灵动的语言、明快的格调和瑰丽的联想,描绘出儿童种种动人情态和奇思妙想,令人叹为观止。诗歌围绕“花的学校”,通过孩子和妈妈的对话,赞美了人类生活中最为宝贵的两样东西:童真和母爱,整首诗散发着人性的光辉。细细读来,有这样的感觉,在这首诗中“花-孩子-诗人”三者是水乳交融,不可分割的。诗歌的魅力来源于诗人和孩子一样的童心,和孩子一样的丰富的想象力。

反复读着,总觉得诗中的孩子有些捉摸不定。他究竟是妈妈眼前可爱的天使,还是泥土间吐露笑脸、散发芳香的花儿?那些花儿会在“绿草地上跳着狂欢的舞”,会“穿了紫色的、黄色的、白色的衣裳,冲了出来”;那些孩子猜想着,花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