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应该怎样正确地认识和对待人的欲望?人生应该达到怎样的境界?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6 00:18:12
结合《蝜蝂传》和《解人颐》,还有林则徐的:“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急急急!!!!在线等!!回答全面些,详细些。

一切的主体,都与它的客体成正比。所以认知一切事物的客体,就是认识它的主体。人的欲望是与生俱来的,与自然界一样是趋利避害的。我们做任何事情,无论怎样,从唯物主义上讲都是不分对错的。我们人类社会所分类的对错,是为了维护我们人人相互利益的。所以在实现自己欲望的时候,尽量去分清自己与社会或别人的利益关系,就是处事的对错。
境无上境,是境平等。一切的上限,在某种境域上,也是下限。我们常论定的境界,都有一个起点,也因为起点不同,所认知同一事物的境界就不同。
看你提出的境界,应该是心灵境界。人心灵最高的境界是对待一切无奈的事情能顺其自然,就是能够拿得起放得下。

对自己的欲望不能放任不管,理性带动行动,欲望即是品味人生的调料,什么样的欲望多了都不好,喜欢辣便多点辣喜欢甜便多点甜,而一味的让欲望占据主动便会伤人伤己。

而人生到达的境界,这问题好。

什么样的境界是人生应该到达的? A的目标是年薪能到100W,B的目标是够吃够喝足够养家有点余钱,C的目标是创作出自己的一番事业,D的目标是些出的文章能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 每个人的目标不同那么他的人生境界都不同。

人生不是应该到什么境界,而是现在是什么境界,自己顶下的境界达到了没有,达到之后又应该定下什么境界而去努力! 而人的境界是无止境的,即将死亡的人也有目标也有境界,可能是希望自己能够活下去,可能是希望亲人朋友能够活得更好。

所以可以说人生是没有境界的,更何谈应该达到什么境界,人在世上走一朝图的就一个喜怒哀乐。

顺便说下楼主所说的:《蝜蝂传》和《解人颐》. 我都没看过他人对人生的见解始终是他人的,别人喜欢吃辣就会说辣怎么怎么好吃,而讨厌吃辣的人就算那喜欢吃辣的人把辣说得天花乱坠还是不会喜欢吃辣。

每个人都是有欲望的,有的贪财有的恋色,只要不超越道德底线,都是可以理解的,况且现在又是一个物欲横流的社会,只能克制自己!
至于人生的境界,个人觉得一个人活一生如果能一点不做损人利己或者损人不利己的事情,能坚持做舍己利人或者利己利人的事情就已经很不错了,这样的人虽不能称作什么伟大的人物,起码活一世不亏心不后悔了,能平静闭上双眼了,不失为一种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