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一下辛弃疾的这首千古名词,求高手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5 12:55:22
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这首诗看似好难。
先翻译一下,再分析,我感觉网上的翻译不对,前后都不搭调,分析也有问题。
希望大家不要复制粘贴,谢谢了。

我把个人理解大概说下吧
千古至今,代代江山中,都有各代豪杰,而今呢,在昔日孙仲谋的地方,却再也看不见英雄的身影了。这些舞榭歌台经历了多少,他们见证了很多,随着历史流逝,一代代风流人物随着时间的推移,都消逝在历史中了。寻常的巷陌中,都曾有刘裕住过,虽然住在寻常的地方,但是当你那个气势吞没万里,就好像虎一般。
当年刘裕的儿子刘义隆就是因为草率,搞得败北啊。43年后,我又回来了,眺望远方,仿佛还依稀看见43年前扬州烽火硝烟的战场。往事不堪回首啊。旧日故居的佛理伺下,人民已经改变的生活习俗,到处充满鼓声,乌鸦一片乱飞。又有谁来问,廉颇还能吃多少饭呢。
这首宋词,上下两阙,楼主是不是明显感觉到是两个极端的典故?看了啊,上阕都是大英雄大豪杰的事情,下阕呢,说了一个典故,刘义隆,个人觉得,,他说刘义隆打战轻率导致败北,借以讽刺南宋朝廷的无能。接下来,作者感慨了,朝廷无能,人民无奈。这不好翻译啊,我说说我的理解,这就好像清朝初年,心念着明朝,然后看着昔日的人们用一种新的风俗生活。就是这种感觉。

最后。用了廉颇的典故,谁都知道这个典故,说明自己仍壮心不已,却报国无门嗱

楼主,满意吗?我也尽力了,记得以前老师差不多就是这样说了,具体的字词翻译,我真的不能了。不好意思,没有帮到你全部的忙的啊

不懂,你这里是电脑装机的地方嘛,怎么跑这里发问了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一生以恢复为志。工于词,为豪放派词人代表,风格沉郁顿挫,悲壮激烈,人称“词中之龙”,与苏轼并称“苏辛”。著有《稼轩长短句》,今人辑有《辛稼轩诗文抄存》。《全宋词》存词六百二十余首。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①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②。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③。想当年④,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⑤,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⑥,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⑦,一片神鸦社鼓⑧!凭谁问,廉颇老矣⑨,尚能饭否?

〔注释〕
①、京口: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