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多芬刚奏鸣曲28号 Piano Sonata No. 28 in A major, Op. 101 有没有其他名称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7 19:19:42
贝多芬刚奏鸣曲28号 Piano Sonata No. 28 in A major, Op. 101 有没有其他别名 如暴风雨、月光、热情、悲怆、告别这类的名称 谢谢!

第28号是指所有的32首奏鸣曲中排第28,人家作品是101,这个属于是贝多芬晚期5首奏鸣曲中的一首。
至于田园,是第15首,作品28,请注意区分。

op101介绍
这首奏鸣曲是属于贝多芬晚年“五大奏鸣曲”的第一首作品,它极其明显地表达了贝多芬晚期创作的根本性倾向——自由式、即兴式、心理式、深刻的哲理性、对复调与对位的爱好、浪漫主义的艺术思维。在这一时期中,贝多芬不断地完善和发展奏鸣曲式,使其完善地形成有生命的机体,在表现形式上,他那刚毅坚强的本性和强烈的激情依然存在,他那所固有的浑厚幽默、俏皮滑稽的因素依稀可见。
1815年至1819年,由于政治局势的恶劣再加上个人生活的不幸,形成了贝多芬一生创作最少的时期,在这几年间,贝多芬只写了这部op.10l作品。因此,我们就可以理解贝多芬所说的“我们周围的一切都使我们完全缄默。”社会条件的复杂及变迁、政治上的失望与孤寂、争取自由的自决意志都决定了贝多芬晚年的作品面貌,但其现实主义的凶素丝毫没有减弱,贝多芬仍然是一个内心丰富的人,一个对大自然充满爱意的眷恋者。从他的作品中流露出的丰富心境与澄明感、表现手法的多样性与熟练程度、淋漓尽致地发挥了钢琴作曲的技巧,都比以前有了更广的扩大性,深厚的心情变得更为细腻而优雅,所追求的表现世界更有深度了。
贝多芬晚期作品的特征是从音乐的构思和表现需要出发,它不仅扩大了音响量,而且在音乐形式上也发生了必要的扩张,各乐章的连贯发展是统一的,把以往在管弦乐、室内乐所取得的创作经验的技法运用于钢琴音乐的创作,施用了色彩性的和声与强弱的浓淡对照。对严格赋格的爱好也是贝多芬晚年作品的一大特点,它表达出一种意念的总结,表达对德国民族音乐奠基人的尊敬,贝多芬把奏鸣曲与赋格形式相结合看作是自己的历史使命和民族任务。
这首奏鸣曲带有显著的幻想味,乐曲的精巧谱曲法与浓厚的幻想更使人预见到舒曼的音乐章法。它以那缥缈的梦、憧憬以及活动力,以音乐语言的细腻性及丰富情感,精湛地表现了所含有的艺术性气息。第一乐章象是瓦格纳的风格,精炼而富有表情;第二乐章好象是出自舒曼的手笔;辉煌的末乐章却又回到了巴赫的风格。
兰兹在他的有关贝多芬的德文书本上转述了辛德勒的见证,他证实了贝多芬给这首奏鸣曲写下的标题性解释: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