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六月六是六九头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3 01:09:16
六月六不是已经到夏天了么
六九头不是立春么

六月六 看谷秀和春打六九头是两句话,冬至是12月22日左右,而立春是再过四十五,就是二月的6号或7号或8号。

- - 有2种说法,(一)“六月六,看谷秀,春打六九头”,第二个“六月六,看谷秀(抽穗),揭开包子一包肉。”农历六月六气温高,光照足,雨水充沛,秋庄稼长势正旺,春茬谷子、黍子等作物已开始抽穗,于是就有了辈辈相传的习俗,意思是六月六这天晌午,家家户户都要吃一顿肉块儿大包子,祈望秋收前风调雨顺,秋收时五谷丰登。

另外,六月六前后正值农闲时节,各种民俗活动渐次活跃。蓬莱、龙口一带主要的民俗有三:一是尝新,即新女婿把新打下来的麦子送给岳父母尝新鲜,当天晌午,岳父母要盛情款待新女婿。二是请媳妇、请女婿,即已订亲的青年男女双方互请,宴请这天,媳妇(女婿)被视为上宾。三是送六月六,即新媳妇六月六要送给婆家礼物,一般选择六月初二或六月初四,礼物多为面食,如大烧饼和描红涂绿的面塑等。旧时有送婆婆一双鞋和蒲团(俗称蒲垫子)的习俗,现已不多见。相传六月六这个节是管婆婆的。婆媳关系是家庭和睦的关键,所以乡间自古即有民谣:“新媳妇不送六月六,烂掉婆婆脖后一块肉。”意即婆媳不和。

老北京的六月初六,民间称为“洗晒节”。因六月时,天气已非常闷热,再加上正值雨季,气候因湿而返潮,万物极易霉腐损坏。所以在这一天从皇宫到民间,从城镇到农家小院都有洗浴和晒物的习俗。老北京时虽然一般百姓家没有洗浴设备更没有现代的桑拿浴和洗浴用品,但自古以来人们也很讲清洁卫生,习惯在每个节日或节气时都要进行沐浴洁身。六月六这天妇女就有“沐发”的习俗,据说这天洗头可保一年头发不腻不垢。家中养有小猫小狗、骡马等牲畜也要送到附近河里去洗个澡。

在元明清时期,六月六是法定的“洗象日”。古代皇帝在朝会、祭祀或出巡时为显示自己的威严,要摆出一支由车马象鼓乐幡伞组成的庞大仪仗队,每有盛大庆典,大象是不可缺少的成员。明清时期,六月初六初伏之时,都要举行洗象仪式。清杨静亭《都门杂咏》中记载:“六街车响似雷奔,日午齐来宣武门。钲鼓一声催洗象,玉河桥下水初浑。”即在这一天象房的象奴和驯象师打着旗敲着鼓,引着大象出宣武门,到城南墙根的护城河中让象洗澡。这天在洗象处附近还要搭棚张彩,有监官负责监洗。当天也会临时设有很多茶棚、小吃摊,如同赶庙会一般,车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