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高手帮忙给解释下认识论的问题啊 先谢了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0 21:58:48
我们知道认识的客体的属性是具有客观性,那么人类有时候研究思想文化现象或精神现象,这时其研究对象则非客观存在 的,而是意识的 ,这怎么解释啊 !好困惑……
比如伦理学 ,以道德现象为研究对象,其中包括包括道德意识现象(如个人的道德情感等),

不知道自己的想法对不对,姑且说一些:
唯物主义认为意识是依赖于物质而存在的。当意识观测意识自身时,被观测的意识必须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现象,例如我们在思考自身的思维时,必须依赖于物理记忆的保持。没有硬件系统的支持,就无法运行软件系统。
我想所谓”认识的客体具有客观性“,这句话中的“客观性”可以理解为客观存在,因此上述命题可以等效为“一切被考察的,必然都客观存在”(a)。(a)命题或许是不够严谨的,因为更严谨的命题显然是“一切被考察的,必然都存在”(b)。分析如下:
文化思想精神等意识现象是客观存在的,纯意识是主观存在的,倘若意识的主观存在也可以机械认定为是一种物理的存在,如磁盘中的信息,那么意识的主观存在也可以归咎成客观存在。简言而言之,机械唯物认为:存在即客观存在。在此前提下(a)命题才等效于恒成立的(b)命题。
结论:
1“认识的客体的属性是具有客观性”是机械唯物的。
2 机械唯物可能是对的。

一楼观点太主观了。你这个问题还是唯物与唯心的问题。唯物就是认识探寻绝对的客观物质,而唯心则是以自我主观意识去感悟别人的主观思想,以让自己的主观意识更具客观性,这是不矛盾的。你没有认识到唯心未有绝对的客观,所以才会有此疑问。 要是觉得我说的不对,欢迎楼下指正。

在认识论上,存在着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一条是唯物主义认识路线,一条是唯心主义认识路线。

唯物主义认识路线认为,外部世界是客观实在的,先有客观世界,后有人的认识,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唯物主义认识论都是反映论。反映论是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原则,是它的核心唯物主义反映论含有相互联系的三个基本观点:它肯定客观世界是认识的对象,是认识内容的客观来源;它肯定认识是关于客观事物的主观反映,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它肯定人的认识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世界。

唯心主义认识路线否定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客观唯心主义认为,认识是对来自物质世界之外的“客观精神”的认识,认识是先于物质、先于实践而存在的东西。客观唯心主义的认识是先于物质、先于实践经验而存在的东西。客观唯心主义的认识论是先验论。朱熹主张“理在事先”。古希腊的柏拉图认为,认识是不死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