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A第三章金融资产例题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1 17:17:05
今天我看会计的第三章金融资产的时候,在看第三节:持有至到期投资 35页例题时有个公式不明白,知道的能不能给我解释一下?

例题是:2000年1月1日,XYZ公司支付价款1000元(含交易费用)从活跃市场上购入某公司5年期债券,面值1250元,票面利率是百分之四点七二,按年支付利息(即每年59元),本金最后一次支付。合同约定,该债券的发行方在遇到特定情况时可以将该债券赎回,且不需要为提前赎回支付额外款项。XYZ公司在购买该债券时,预计发行方不会提前赎回。

XYZ公司将购入的该公司债券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且不考虑所得税、减值损失等因素。为此,XYZ公司在初始确认时先计算却等该债券的实际利率:该债券的实际利率为r,则可以列出如下公式:

59*(1+r) -1+59*(1+r)-2+59*(1+r)-3+59*(1+r)-4+(59+1250)*(1+r)-5=1000(元)
(-1到-5指的是负一次方负五次方)
这个算式是怎么列出来的?想不明白,为什么最后等于1000呢?

算式是计算实际利率(内含报酬率),也就是是现金流流出的现值等于现金流流入的现值。

购买时的价值是1000,就是现金流流出的现值。
59乘什么什么的,是现金流流入的现值。

你看的是08年的版本吧?09年这章是第二章了。

1000是债券的现值,等号左面的式子是把每年的利息和最后一年的利息和本金都折算成2000年1月1日的现值,所以等于1000。

类似于金融里面最基础的,折现啊。

楼主可能还不太了解,货币时间价值,这个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