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问题: 为何欧洲重骑兵败给蒙古弓箭,总感觉不真实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8 13:10:06
欧洲重骑兵和重步兵的铠甲是非常结识的,江户时代的日本大名得到一个欧式铠甲都视为珍宝---日式板甲已经很结实了,小日本精的很,不好的东西他不会要。

一般的刀斧砍凿都能承受,所以中世界欧洲兵用的武器都非常沉,否则难以撼动对方的盔甲。怎么一遇到蒙古骑兵的脚弓就轻易被射穿了,几万重骑兵就这么溃败了? 欧洲人放水?

总感觉夸张和吹牛的成分多一点,应该是蒙古骑兵速度快,瞬间近身缠斗先放倒马再打人,欧洲重骑兵才吃亏的吧?

歪瓜裂枣一大堆,没有一个有点常识的回答.

楼主所看到的欧式铠甲叫板甲,是铠甲发展的顶锋,江户时代到达日本的货色基本上是板甲发展的顶锋.

世界上第一批板甲(局部式板甲)出现在蒙古三次西征高潮过去后120年!!!

蒙古西征军进攻欧洲时拥有当时世界上最重最好的骑兵用扎甲(60斤),当时的欧洲重装骑兵只装备了重链甲(30斤).

不懂没关系,像楼主一样提问就好,看了几篇YY文就来答疑也太夸张了

几个原因:
1.蒙古骑兵重视无后方作战,机动超强(相对于笨重的重骑兵),其完全可以利用弓骑兵不断的骚扰,保持距离攻击(有点像现在空战中的超视距攻击)
2.重骑兵其实也没有想的那么可怕,最简单而言,其装备无法一个人穿戴,如果在作战中跌落那就意味着死亡(极有可能是跌落是脑部遭重冲击而亡)。
3.楼主太小看弓箭的威力了, 蒙古大弓射距不下400步,有效杀伤估计得在200步左右,在100步左右,其弓箭即使是射在头盔上也够他们受的(最起码是耳鸣加上脑震荡)
如果我指挥蒙古骑兵的话,就让其利用优越的机动性保持与重骑兵在150-200步左右的距离,不断利用弓箭射杀,待其崩溃后在屠杀

不是每个骑士都能装备上重铠的,而且骑士都带有仆从,仆从负责照看骑士都马匹及铠甲、武器,收缴战利品,仆从的人数远远高于骑士人数,一只1W人的重骑兵部队,真正的骑士也就一两千人.
下面的资料可做参考:
中世纪,欧洲各国军队的组织方式大同小异,国王下面是总管和元帅,他们的职权时而独立时而交叉。再下面是传令官Herald,担任副官、文书和参谋的角色,并且顾名思义的,常被派去对方营地下战书或要求停战,战后还要负责清点己方的伤亡,是个全能的职位。下面的作战部队以中队划分,由贵族或者骑士统带。一般来讲,骑士分成两个级别,一种叫Banneret,就称为骑士,这个名字来自于他们长方形的旗帜,是作战的主力。见习骑士称为Bachelor,即学徒兵,组成更小的队列跟在主力后面,他们需要积累经验,掌握更多的作战技巧。见习骑士的旗帜也是长方形的,但末端开叉成燕尾状。等他们有了相当的功绩后,可以向司令请求升级。于是传令官将之旗帜上的燕尾剪去,升级成骑士。
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