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个多月的宝宝,经常拉肚子!吃点药好不了几天又拉了!请问要怎么办!急死人了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1 10:10:14

不是因为吃坏了东西腹泻的话,就不要轻易吃药,宝宝安全最重要,可以用丁桂儿脐贴,就是倪萍做广告的那个,还要记得多喝水防止脱水。

腹泻的情况可分为两大类: 一非特殊性的功能失调:大便呈糊状,像稀饭一样,一天好几次,甚至每吃一次奶就要解一次大便。过好几个月,还是不见好,这是肠胃本峰"乳酸酶"的分泌不够,对于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无法完全消化,使乳酸存留于肠中而引起的。两岁以前的小孩,其肠粘膜细胞的发育尚水完全成熟,对各种食物的适应力及耐力较差,因此发生这种腹泻的机会比年龄大一点的小孩多好几倍。发生这种病状的原因很多,比较常见的约有下列四种: ⑴肠粘膜负担过重:有些孩子的肠胃功本来很好,起居饮食都很正常,但自从发生过一次肠胃的病后(感冒或水源引起的肠炎等),大便就没有好过,一天到晚解糊糊的大便,说稀也不太稀,就是不成条状,其原因就是因为闹肠胃病的时候,肠粘膜的上皮细胞受到创伤,需两个礼拜才能完全恢复。如果家长们忽略这一点,以为小孩大便情况转好就是病好了,马上掺加牛乳、水果、蔬菜或其他不易消化的食物,使肠粘膜的负担加重,就会引起这类的功能失调。 ⑵营养的过失:奶粉的冲调浓度过高,断奶过早或断奶食物的制造与保存不当,都会引起慢性腹泻。 ⑶护理的过失:周围环境的状况也是影响小孩肠胃功能的主因之一。空气的流畅、光线的适当、活动场所的空间、内衣的清洁、睡眠等等都关系着小孩的健康,倘若这睦条件不够良好时,小孩子的抵抗力就衰弱,易引起腹泻。 ⑷特异的体质:有些小孩性质特殊,对于食物中的某些成分忍受力不够,平常不成问题的刺激,也会引起腹泻。例如,对牛奶中蛋白质成分过敏,对麸质消失不良、神经性体质、其他如先天性巨肠症、达文氏症候群、脑性麻痹、束肿性纤维化等慢性疾病,构成营养失调的原因,使消化器官的功能衰弱,而容易引起腹泻。 这类病状的治疗主要是着重于食物的控制,先找出发病的原因,然后注意日常的饮食,加上轻微的止泻收敛剂,很快就可以见效的。抗生素是多余的,甚至还会加重病症,例如口服绿霉素和安比西林,对肠胃的刺激很大,容易加重腹泻。 二感染性的肠炎: 这种情况的大便性质只有两种--水泻及带血性或浓性粘液大便: ⑴水泻:大便呈水样,像蛋花汤,粪便很少,水很多。其发生原因80%是由滤过性病毒感染所引起的,剩下的少部分情况是由特殊性的细菌发炎引起的,此种小孩多半合并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