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语文题:《使至塞上》的结尾两句什么意思?诗人以此作结有何用意?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1 09:12:48
初中的题,它给的格儿挺多的,应该长一点吧?

到了边塞,只遇到留守部队,原来守将们正在燕然前线。

用意——是追叙,追叙他在过居延以前,行到萧关(今甘肃省环县北)时,曾经遇到了前方骑马回业的侦察兵(候骑jì),报告说前线打了大胜仗,将军们还在“燕然”山上刻石纪功。“都护”,各处边防所设的最高武官,这里指前方将领。“燕然”,山名,即今蒙古人民共和国杭爱山。这里并非实指,是作为前线的代称。后汉时窦宪打退匈奴的进犯,击溃北单于,登上燕然山,刻石立碑纪功,这里也是借来形容前线军事胜利的形势。前面两句写景,后面两句突然又写前线打了胜仗,表面看来,似乎联系得不紧,实际上,这正是点睛之笔。前面写了祖国山河的美,这美写得越充分,就越能激发起人们对祖国的热爱。作者出塞的目的是慰问边防将士,鼓励他们更好地守卫祖国的安宁。祖国这样美好,人民在这美好的土地上和平劳动,保卫人民不受外来的侵扰,是前方将士的职责。所以说,后面这两句诗决不是硬加上去的,它和前面是和谐统一的,是作者爱国思想的自然流露。

到了边塞,只遇到了留守的候骑,原来将军正在燕然前线。表达了对边关将士辛苦作战,保卫国家的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