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证指数 精确支撑位、压力位的计算方法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0 21:15:50
经常看到一些网友预测大盘的第一、第二、第三支撑位,第一、第二、第三压力位,请问这些是用什么指标计算出来的?有没有具体的计算方法?在网上只看到用KDJ指标的计算方法,还有别的方法么?

支撑位是指在股价下跌时可能遇到支撑,从而止跌回稳的价位. 其对应的是阻力位。阻力位则是指在股价上升时可能遇到压力,从而反转下跌的价位。
  在股价运行时,阻力与支撑是可以互换的。具体地说,如果重大的阻力位被有效突破,那么该阻力位则反过来变成未来重要的支撑位;反之,如果重要的支撑位被有效击穿,则该价位反而变成今后股价上涨的阻力位了。
  对某只个股而言,如果股价轻松越过了前期密集成交区,则往往是庄家控盘程度较高的标志。同时由于股价在突破阻力位后,上方已无套牢盘,上升空间被打开,这种股票是短线介入的极好品种。
  股票跌破密集成交区后,密集成交区就产生大量套牢盘,股价一旦止跌回升,这些投资者就会产生解套卖出的意愿,大量的卖出对股价上升形成一定的阻力,叫阻力位。

支撑阻力位是结合过去的图形得来的,并不是靠什么计算公式算的。可以根据均线,指标,黄金分割,画线,趋势线找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