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如梦令这首词的理解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4 01:08:09
对如梦令的理解是不是指它的意思?(先回答我这一问)
如果是的话那就请大家帮忙找一下~回答一下!在此尛梦谢谢大家啦~~~

不是,意指:常常记起在荷花溪亭边的日暮,“我”沉醉在美丽的荷花池中,不知道回家的路在哪儿,“我”的游兴未尽,被包围在荷花池开着荷花,长着藕的地方,我找啊找,惊起了滩边的一群鸥鹭。

这是一首忆昔词。寥寥数语,似乎是随意而出,却又惜墨如金,句句含有深意。开头两句,写沉醉兴奋之情。接着写“兴尽”归家,又“误入”荷塘深处,别有天地,更令人流连忘返。最后一句,纯洁天真,言尽而意不尽。
“常记”两句起笔平淡,自然和谐,把读者自然而然地引到了她所创造的词境 。“常记”明确表示追述,地点在“溪亭 ”,时间是“日暮 ”,作者饮宴以后 ,已经醉得连回去的路径都辨识不出了。“沉醉”二字却露了作者心底的欢愉 ,“不知归路”也曲折传出作者留连忘返的情致,看起来,这是一次给作者留下了深刻印象的十分愉快的游赏。果然,接写的“兴尽”两句,就把这种意兴递进了一层,兴尽方才回舟,那么,兴未尽呢?恰恰表明兴致之高,不想回舟。而“误入”一句,行文流畅自然,毫无斧凿痕迹,同前面的“不知归路”相呼应,显示了主人公的忘情心态。
盛放的荷花丛中正有一叶扁舟摇荡舟上是游兴未尽的少年才女,这样的美景,一下子跃然纸上,呼之欲出。一连两个“争渡 ”,表达了主人公急于从迷途中找寻出路的焦灼心情。正是由于“ 争渡”,所以又“惊起一滩鸥鹭”,把停栖在洲渚上的水鸟都吓飞了。至此,词嘎然而止,言尽而意未尽,耐人寻味。
这首小令用词简练,只选取了几个片断,把移动着的风景和作者怡然的心情融合在一起,写出了作者青春年少时的好心情,让人不由想随她一道荷丛荡舟,沉醉不归。正所谓“少年情怀自是得”,这首诗不事雕琢,富有一种自然之美。
是李清照回忆外游时所作。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节 第七节 第八节 第九节
周一 升旗 思品 语文 数学 自习 英语 语文 班会 阅读
周二 数学 地理 英语 语文 体育 生物 英语 自习 自习
周三 英语 历史 信息 作文 作文 数学 音乐 自习 自习
周四 数学 生物 语文 历史 体育 英语 思品 自习 自习
周五 英语 数学 地理 数学 英语 阅读 美术 自习 自习

shui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