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畏自然的尺度 阅读理解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6 19:04:28
在澳大利亚南部有一个农场,主人是位农学博士,农场是他父亲的父亲创办的,他继承了祖父的遗训,一直专心经营着这片只有100公顷的土地,遗训的核心是:实行土地轮作制,不得无度耕种。
他父亲临终时把他叫到床前说:土地有它自然的尺度,任何时候都不能超越这个尺度。在你祖父去世后,我开始接管农场,看到由我们培育种植的奇异珍果和天然卷菜,在国际市场上十分畅销,尤其是天然卷菜,只有我们独家生产,价格成倍上翻,订单雪片般飞来。面对滚滚财源,我就决定把正在轮作休养的30公顷土地用于扩种天然卷菜,产量一下子增加一倍,满足了销售商们的出口要求,可第二年卷菜价格却下降了l/3,到第三年价格又降l/3,结果,产量上去了,收益却并未如想象的那样成倍增长。由于扩种增加成本,每公顷收入反而比以前少了,地力也下降了。特别要命的是,由于天然卷菜集中上市,包装跟不上,只好用袋装统货出口,人们认为是假货,不肯掏腰包。这是你父亲一生中最大的失误和教训。
父亲的教训,深深刺痛了农场新主人的心,他谨遵祖父遗训,一直坚守土地轮作制,50多年风风雨雨不改初衷,他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人类要有敬畏自然的尺度”。
无独有偶。在我国浙江千岛湖,有个专门从事养殖的水产公司,利用独特的湖水养殖一种叫“胡子鲶”的鱼,他们利用的水体只占千岛湖的1%不到,每亩产量不超过1000公斤,鱼的个体和生长时间都有严格标准,鱼小了大了、生长时间长了短了都不行。同时,他们还研制烹调用料,精选独特配方,形成特有风味,并且只限在千岛湖范围内上市,专供游客食用,绝不外卖,每天还实行“三限”,即:限鱼捕捞量、限每桌供应量、限每天餐桌量。不管多么热销,他们也不涨价,被吊足了胃口的游客,到千岛湖都想亲口品尝“鱼宴”,为了能吃到“鱼宴”,据说要提前好多天预订。曾有几家外企和有实力的民企前去洽谈合作事宜,扩大生产,准备在全国各地开设连锁店,都被公司婉言谢绝。面对大家的不理解,公司总经理坦言:合作是好事,但合作就要扩产,扩产就要多销,多销就要连锁,连锁就要出售配方,结果势必导致为利而“渔”,盲目扩张,水体恶化。为鱼而“渔”,品质要下降,风味无法保障,甚至会出现竭泽而渔,到那时,千岛湖“鱼宴”还有什么魅力,还能吸引世界各地游客吗?
不能为鱼而“渔”和坚守土地轮作,虽隔千山万水,又是不同产业,但却有异曲同工之妙。他

“敬畏”,从字面上说,是又敬重又畏惧。敬重的含义比较容易理解。课文说:“自然的智慧是大海”,“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相比实在是相形见绌”,大自然的智慧“深邃、高超”,“宇宙是一个硕大无比的、永恒的生命”。这些话都充满敬重的意味。敬重自然,就是充分认识自然的伟大,充分认识自然界的一切都有存在的意义,自然界的奥秘是无穷无尽的,自然界的一切事物的生成,包括人类的生成,实在太神奇了,承认人类自身也是自然的一个组成部分,人类的智慧、人类的创造是无法与大自然相比的。
畏惧这层意思有其特定的含义,现代人之“敬畏自然”,与原始人对大自然的畏惧是不同的。敬畏之畏,可以从“爱护自然”一语中探得它的含义。自然界的一切,都是宇宙智慧的创造物,破坏大自然,必然遭到大自然的惩罚。大自然的处罚是无情的,是令人畏惧的,人类应该调整自己与自然的关系。人类不应该与大自然对立起来,自然界不是人类征服的对象,而是与人类平等的生命,人类应该与自然求得和谐的发展,在改造自然、利用自然的过程中,要使自然界更美好,从而使人类的生存更为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