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阅读理解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8 12:55:25
我们山村的孩子们吃饭都是用一种粗瓷大碗,叫海碗.盛上一碗饭,夹一些菜放在饭上,一齐涌到村口的小场上来吃.我们有的坐在石板上,有的坐在木墩(dūn)上,有的干脆蹲在那儿.大伙儿一边吃饭,一边说话,可热闹呢.大家还可以自愿地你吃点我的菜,我吃点你的菜,结果一顿饭吃了好几种菜,比在家里吃强多了.
我们端着碗出场的第一个"节目"是猜菜:大家把手里的碗举得高高的,让对方猜,猜不着,就吃对方一口菜;猜着了,就让对方吃一口菜.小小的手儿,要举起那么大个碗,是要有一点点技术的.弄不好,碗打破了,饭吃不成还要挨一顿打.可尽管这样,这个"节目"却从未中断过.
有一次猜菜,我的碗打破了.我吓哭了.隔壁一个比我大两岁的小姐姐,忽然把自己的碗给了我,自己拾起破碗回家去了.不一会,我们就听到她妈妈的骂声:"打破碗了 你死去了!"接着是"啪"的一巴掌.
这一巴掌好像打在我的心上.我端着碗默默地回家去,饭也没吃完.妈妈以为我病了,泡了一碗红糖茶给我喝.我把茶端到屋后给正在屋檐下哽(gěng)咽(yè)的小姐姐喝.小姐姐喝了一口,笑了,一眨眼,两滴亮晶晶的泪珠落进了碗里.
后来我读大学了,回家看她.她已经结了婚,生了个漂亮的小女孩,跟她小时候一模一样.当我们说起这打破碗的故事时,她回忆说:"你妈打起人来比我妈厉害,你又小,我怕你受不了……"
她说得很平静,我心里却像倒海翻江一般.
问题:
1.把文章分为3段,写出第二段的主要意思
2.小姐姐为什么把她的碗给了“我”,自己拾起破碗回家去?

1:我为因我使姐姐挨打而愧疚,妈妈以为我生病了,泡了碗红塘,我拿去给姐姐喝。
2:因为她觉得:我妈打起人来比她妈厉害,我又小,她怕我受不了。而且姐姐十分懂事,善良,为他人着想。

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里,有一个粗瓷大碗,是赵一曼用过的。她那时是东北抗日联军的团政委。这个碗,赵一曼仅仅用了一次,却有一段感人的故事。

有一回,一场激烈的战斗刚刚结束,小通讯员给赵一曼送来一个鼓鼓的挂包。打开一看,是个粗瓷大碗。赵一曼吃饭用的搪瓷缸子,早就送给一个新战士了。通讯员一直想给她另找一个碗,好容易在这次战斗中找到了,就连忙给她送来。

赵一曼看着这个碗,对通讯员说:“从哪里拿来的,请你还到哪里去!”通讯员为难地说:“这……这……敌人都消灭了,往哪儿还呀!”

开饭了。通讯员用这个大碗,给赵一曼盛了满满一碗高粱饭。他想:“这回政委该吃顿饱饭了。”赵一曼一看,就知道是从病号灶盛来的。那些日子非常艰苦,抗联部队几个月来都是靠野菜、草根、橡子面充饥。部队虽然还有一点点粮食,但得留给伤病员吃。团长、政委和战士一样,嘴边有几个月没沾过粮食了。赵一曼端着这碗高粱米饭,望着面前的小通讯员,怎么忍心责备他呢?赵一曼趁人不防的时候,快步走进炊事棚,把饭倒在锅里,又从另一口锅里盛了半碗野菜粥。这些,炊事员老李在旁边看到了,他没有吭声,眼睛里却含着泪花。

第二天开饭的时候,赵一曼又没有碗了。小通讯员急得直叫:“我说政委同志啊,给你一百个碗也架不住这么丢呀!”赵一曼笑着说:“是啊,什么时候才能不丢碗呢?”

据后来“侦察”,这个粗瓷大碗已经成了七班的菜盆了

12 || 3 ||45
第二段的意思:讲述了小姐姐替我担下责难的故事。

小姐姐把碗给了“我”,自己拾起破碗回家,是为了自己承担后果,让“我”免受惩罚。

1 分段:一二自然段分为第一段,三四自然段是第二段,剩下的是第三段。第二段主要写某猜菜,我打破了自己的碗,隔壁小姐姐用自己的好碗换我的破碗。小姐姐回家受到她妈的打骂。我心里很难受,端了一碗红糖茶去安慰正在难过的小姐姐。

2 小姐姐怕我打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