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分求昌邑马家族谱!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16 08:15:30
本人祖太爷辈兄弟三人从昌邑迁移到辽西,我太爷以下族谱为:青,文,玉;有知情和相似者联系我,有线索者另有分数奉上!!!
回答问题有点诚意,还是脑子有问题答非所问。还要我重复一下啊!无聊滚远点!

奎文 马的族谱 ————宝—— 万—— 清—— 法——永(不确定哪个字) 后面的不清楚 有相同的吗

本人自小受传统教育影响,热爱历史文化,对家族的过去,总是寻根问底。一九七六年师范毕业后,先是教书,尔后转入文化部门,从事文物保护和历史考古工作。我发现昌邑姜姓在清初出了一个名人,即姜士桢,后改姓李,即史书上的李士桢。清乾隆版《昌邑县志》有载:明末壬戊兵乱,昌邑城陷落,李士桢被后金兵掳去。入旗籍,后入伍为官,并为清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官至广东巡抚。其子李煦,为康熙皇帝伴读,官职曾为畅春园总管、苏州织造。时任江宁织造的曹寅,是李煦的妹丈,两家关系密切。曹寅的孙子曹雪芹,是《红楼梦》的作者。所以“红”学研究者离不开对李士桢父子的研究,也离不开对《昌邑姜氏族谱》的研究。况且《昌邑姜氏族谱》的前两次编修都是由李士桢父子俩亲手操办。昌邑市博物馆开设有丝绸厅,该厅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塑造了一个“曹雪芹祖母省亲”场面,为昌邑的历史爱好者开设了一个形象的展带。“红”学爱好者潍坊师范学院王宪明教授专门到昌邑查阅《昌邑姜氏族谱》,电视剧《红楼梦》制片委员会主席周雷也专程来昌邑姜氏祠堂,考察曹雪芹外祖母老家的历史文物,学术界也有多篇关于“红”学和《昌邑姜氏族谱》的论述。由此可见,《昌邑姜氏族谱》在昌邑历史及祖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和研究价值。有清一代,续修不辍,每隔三五十年续修一次,到光绪三十四年,已进行了六次续修,至今已近百年,第七次续修时隔太久,有失传之虞。为历史计,为宗族计,必须有人承担此项历史任务。
考我昌邑姜姓一族,自北宋末年从宁海即今之牟平迁来,已近七百年,传至二十九世,散居昌邑及周边五个县市,计有五十五村,人口逾三万,有据可查。要统一续修族谱,实非易事,编委的组成,条例的制定,通知的传达,材料的收集,文字的整理点逗,资金的筹集等,工作量之大,难度之深,可想而知。劝阻者、讥笑者、诽谤者有之,理解者、鼓励者、支持者有之。本人不才,能力有限。恐半途而废,误人误事。祖上有训:族谱率三十年一修,或大家,或个人,不能推委。遵照祖训,本人遂下定决心,排除干扰,父子携手,兄弟参与,一个村一个村地进行。河东河西合二为一,不再分别。历经六载,终于修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