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起为什么不是战国四大名将?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9 01:08:14

只是战国初期的局势无大战,但吴起与诸侯大战七十六,全胜六十四,练兵著书堪称孙吴。练魏武卒,夺河西。秦魏阴晋大战率五万兵力抗衡秦国五十万,保卫河西不失。秦国约五十年不敢东进,直到商鞅变法后收复河西。还有在楚国的改革文治武功,出将入相的人物,四大武夫安能与之相比?
功绩不为人知,或许是史学家对吴起人品问题。
所谓战国四大名将,那时经济人口的发展,战争规模级别大了许多,说不定四大名将夜里苦读孙吴呢。

吴起一生虽然不败,但还有十几场仗是平手,而他们四个基本上是全胜的,连平手都没有。这还不是最主要的,最重要的是,吴起那个年代,是战国初期,是大变革的开始,精锐的步骑兵取代了春秋时,老式的战车和奴籍士兵,新老装备,新老军事理念正在变革。你仔细看看就会发现,吴起战争的胜利主要是依赖于他带兵有方,军备精良,军士思想超前(比如魏武卒),实际能体现他杰出的战略战术思想的战例,有,但不能和四大名将比较。
四大名将基本都处于战国中晚期,各国军事变革已经完成,特别是秦赵两国,非常的成熟先进,两国军事实力相差不大,并超过其他四国。他们四个在拥有同一水准的军事条件下,展现出的战略战术素养,战争的艺术性,成果,远超其他所有将领,并且各自风格又大不相同。可以说他们四个代表了战国时期,战争的巅峰水准,所以他们无愧四大名将。

吴起(约公元前440—前381年)

战国初期著名的政治改革家,卓越的军事家、统帅、军事改革家。汉族,卫国左氏(今山东省定陶,一说曹县东北)人。后世把他和孙武连称“孙吴”,著有《吴子》,《吴子》与《孙子》又合称《孙吴兵法》,在中国古代军事典籍中占有重要地位。

吴子内政武功,全才
战国四大名将都是后期的,那时候打仗多,规模也大,比较能彰显,类似的孙膑也不是没入选

吴起的地位似乎在战国四大名将之上吧,他是跟孙子齐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