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啊,你慢些走(阅读)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4 13:41:51
印象中光总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让人抓不住踪迹,总希望能给光踩一脚刹车,看清它的模样,说一句:“累了吗?歇歇吧。”而现在,科学家真的能勒住光的缰绳。别再以为光是“神行太保”,它也可能像蜗牛一样蜿蜒蠕行。

小学生都知道,宇宙中光跑得最快,这不仅表现在光的速度快,而且它走的路线一定是最短。在真空中,光速能达到每秒29.979万公里。光从太阳射到地球,用不了8分钟。而一束月光照到大诗人李白的床前,仅需2秒钟。不过宇宙太大了,从最近的一个星系发出的光要经过200万年才能到达地球。

1999年,科学家进行了一次革命性的实验,首先使光速减慢,几乎达到与城市公路上行驶的汽车一样的速度(时速60公里)。随后,又接近于人散步时的速度(时速1.6公里)。2001年,他们甚至让光直接停了下来。这听起来似乎是不可能,但它的确是真实的。

科学家早就知道,光的传播速度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在不同的介质中有着不同的速度。光的最快速度只有在真空和物质稀薄的空间才能达到,例如在空气中;光在进入水或玻璃等介质后,由于折射传输速度会变慢,但在普通的光学材料里光速一般只会减慢到原来的几分之一,还是太快了。

科学家采用的新“介质”由施加激光后的超低温原子云构成。研究人员首先将大量钠原子组成的原子云冷却至接近绝对零度(-273.15℃),形成所谓的“玻色-爱因斯坦凝聚”状态(这种物质凝聚态的存在是1924年爱因斯坦和印度物理学家玻色预见到的。根据他们的理论,当一批原子被置于极低温度的高度真空之下时,它们之间的相对距离减至最短,原子就失去单个粒子的身份,而表现得像一个单一的“超级原子”),在这种状态下原子的速度几乎等于零,结果钠原子就被迫互相重叠,形成一种“凝聚物”。这种“冷凝物”一般会吸收照射它的光线,但科学家使用一种特殊激光束对其进行处理,使光可以通过,然后经过调整可以使光速降为零。这种控制激光束可与某种“手闸”相类比:当钠原子被控制激光束照射时,处于一个激发状态,光通过时表现为透明介质;相反,如果控制激光束减低强度,钠原子不再表现为透明介质,转而吸收光。

科学家们将一束黄色激光通过该“冷凝物”后,成功地观测到了黄色激光速大幅度降低的现象。穿过“冷凝物”后出来的激光肉眼无法看到,但是仪器显示

  • 我的问题咋和这不一样呢?

谁知到啊

帮个忙呗!!

我也等着那!

啊,有缘人啊!!我也是!!急用啊!!谁来救我门呀?

我是学这个专业的,但不是学语文的啊,文章内容挺好,嘿嘿,高考我的语文也不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