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为什么剃头啊?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6 02:46:46

清代满族成年男子把前颅头发全部剃去,只留颅顶后头发,编结成辫,垂于脑后,主要是便于山林中骑射。满族人认为发辫是真魂栖息之所,视为生命之本,在战场上阵亡的八旗将士,必将发辫带回故里,隆重埋葬,称“捎小辫”。

满族妇女在成年前,只梳一根单辫垂于脑后,辫梢上缠一红头绳,前额剪成“刘海”,并常以金银、珠宝制成别致珠坠角,系于辫梢上,随辫摆动,以示美观。满族已婚妇女必须绾发盘髻,中间横插一根银制的扁方,称“高粱头”。其中最典型的是梳“两把头”,将头发束在头顶,编成“燕尾式”,长头发在后脖颈上,并戴上扇型发冠,这种发型称“旗头”、“京头”。

这是少数民族控制中国政权,为了政局稳定,同时让广大汉人接受满族统治,清政府必须作出一些措施来加强统治,维护权威。
剔发令,是清代的一项重要政治举措。
这可以让汉人在形式上改变,在形式和社会习惯上接受满人。你不接受也得接受。这样从形式上的改变而进一步改变心理,从而达到心理接纳的目的。

因为当时满洲人的头型就是有辫子的,当时的头型还不是后世清宫电影里演的那样,是别的地方都剃了,只留后脑勺一块地方的头发扎起来

女真人的风俗

思想钳制 另外也是怕满清失去民族特色 结果还是失去了

风俗

迫使汉人放弃自己的生活方式
使得明亡后 汉人的传统服饰几乎灭亡
其实和日本在台湾推行的强制日语教育是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