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誉为“中国原子弹之父”和“杂交水稻之父的科学家分别是?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30 23:27:06

1“中国原子弹之父”——钱三强

核物理学家钱三强是我国原子能科学事业的创始人。
1937年,钱三强赴法国留学,师从居里夫妇,进修镭学,
从此开始了核物理研究的艰难跋涉。1946年至1947年间
他与夫人何泽慧合作发现在中子打击下铀核的三分裂的现象。此
后河泽慧又第一个发现了四分裂现象,被居里夫妇称作第二次世
界大战后,该实验室第一个最重要的工作。1948年钱三强回
国后,积极参加中国科学院及我国原子能科学研究基地的组建工
作。从研制原子弹、氢弹,到我国整个高能物理科学发展,钱三
强都作出了卓越的贡越,被誉为“中国原子弹之父”。

2 杂交水稻之父 杂交水稻,其基本的思想和技术,以及首次成功的实现是由美国人Henry Beachell在1963年于印度尼西亚完成的,Henry Beachell被学术界成为杂交水稻之父,并由此获得1996年的世界粮食奖。Henry Beachell在国际上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当然由于Henry Beachell的设想和方案存在着某些缺陷,无法进行大规模的推广。
后来日本人提出了三系选育法来培育杂交水稻,提出可以寻找合适的野生的雄性不育株来作为培育杂交水稻的基础。虽然经过多年努力日本人找到了野生的雄性不育株,但是效果不是很好;另外日本人还提出了一系列的水稻育种新方法,比如赶粉等,但是最后由于种种原因没法完成杂交水稻的产业化。
中国湖南的农学家袁隆平在此基础上成功地寻找到了合适的野生的雄性不育株,并突破了日本人无法实现的杂交水稻育种技术,选育出了第一个在生产上大面积应用的强优高产杂交水稻组合——南优2号。并1981年荣获中国国第一个国家特等发明奖。在中国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米菩萨”的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
直至目前,全球水稻平均亩产依然停留在200公斤左右。袁隆平带领他的中国科研队伍,穿越科学的阴霾,赋予世界强大的战胜饥饿的力量。中国的杂交水稻因此被世界称为“东方魔稻”。
水稻比高粱还高,稻穗比扫帚还长,稻谷像花生米那样大,他和他的助手们就坐在稻穗下面乘凉!城市乡村,大江南北,神州内外,人类永远不再饥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