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说文学理论应该反应文学的本质和文学批评的本质?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7 17:51:34

文学理论:以文学的普遍规律为研究范围和内容,阐明文学的性质、特点、和规律,建立文学的基本原理、概念以及相关方法的学科,其任务一般规定为五个方面,即文学活动论、文学本质论、文学创作论、文学作品论、文学接受论。
反映文学的本质:文学活动论从总体上研究文学的性质、特征、作用。
反映文学批评的本质:研究读者如何阅读和批评文学的接受过程与规律,构成“文学接受论”。
因此,文学理论反应文学的本质和文学批评的本质是文学理论的基本任务。

其实本学本质是当今学术争论的一个热点与敏感地带。主要是受西方后结构主义的影响,文学是否具有本质这个形而上学的问题已经遭到了四面攻击。其实很明显我们教科书也是很回避这个观点的,比如将“文学是具有审美意蕴的意识形态”从过去的“本学本质”改成现在课本的“普遍属性”,这一点在王一川教授的课上他曾经提到过修改这一点。所以说您这个问题应该存在悖论,就是假设文学本质都没有了,那怎么能说文学理论是反映文学本质与批评本质呢?我认为现比较新编的文学教材都不会采用反映文学本质与文学批评本质的了。其实文学理论是以总的哲学观为指导对文学活动的普遍规律总结出来,文学理论反映文学的普遍属性这个容易理解,由于文学批评是属于文学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文学理论肯定是会从文学活动各个方面总结出文学批评的普遍特点,就是共性的一些地方,而文学批评首先要知道文学批评究竟具有什么特点才能进行下一步的操作,也就是细化,怎样进行文学批评(文学批评的方法等),以及文学批评的作用等等。就比如你运用马克思基本原理去分析一道问题,但是如果不首先理解这个原理是不可能进行材料分析的。打个比方就是“方法论”与“实践”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