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唇能治好么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3 01:25:24

■多种因素导致兔唇

兔唇是一种先天缺陷,医学上称为唇裂,主要是由于胚胎的部分骨骼和组织未能正常发育而引起。主要表现为患儿出生后即可发现唇部有一裂隙,根据裂隙的大小程度可分为I度、II度、III度,裂隙仅位于红唇者为I度,裂隙到达白唇但未到鼻孔基底为II度,裂隙贯穿白唇和红唇者为III度。根据裂隙部位又可分为单侧唇裂和双侧唇裂,有时也可见上唇或下唇中裂,但较为少见。导致胎儿兔唇的主要因素有:

遗传因素:多数患儿可以发现在其直系亲属或旁系中,也有同样畸形发生。据调查,唇裂的发病率为0.17%。父母一方是唇裂的,其子女的发病率可高达2.6%-5.6%,比前者高出15-32倍。父亲患有唇腭裂,后代患病率为3%左右,如果是母亲患病,则遗传给子女的几率高达14%。健康父母已生育一个有兔唇的孩子,那么出现第二个有兔唇的几率为4%。若已生过俩兔唇子女,再次怀孕生兔唇孩子的几率就上升到9%。近亲结婚者的子女发病率更高。

另外,父母双方的年龄越大,他们孩子患先天性唇裂和腭裂的风险就越高。丹麦研究人员对150万名新生儿的出生档案进行调查发现,40岁母亲与30岁母亲相比,新生儿患兔唇的风险要高20%;而20岁到50岁之间,父亲的年龄每大10岁,新生儿患兔唇的风险就增加12%。不过,如果父母中有一方极其年轻,这个规律就不再适用。

营养因素:妇女怀孕期间的呕吐和偏食可影响营养摄入,造成维生素缺乏,在动物实验中,用缺乏维生素A、E的食物喂养怀孕小白鼠时,出生的幼鼠常有唇腭裂发生。

病毒感染:在妊娠早期(2个月内),如遇风疹病毒感染,可能成为婴儿唇腭裂的原因。

药物因素:有些药物能通过胎盘屏障影响胚胎发育,如安眠药、抗过敏药、苯妥英那、肾上腺皮质激素、环磷酸胺均可导致胎儿畸形。

内分泌影响:实验证明,孕鼠在孕后9天、10天、11天各注射肾上腺皮质激素,其所生育的幼鼠中多患有唇腭裂。因此,在怀孕早期(8周内),如孕妇因精神紧张及外伤等原因,可使体内的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加,从而导致婴儿先天畸形。

放射线:妊娠早期如果接触放射线,则有可能导致胎儿唇裂腭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