淇澳岛10年前是什么样的?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3 20:53:57
淇澳岛10年前是什么样的?有什么发展?经济主要来源于什么?

淇澳岛:位于珠江口内西侧,是珠江出海口的第一道大门。岛上风景优美,素有“淇澳八景”:赤岭观日、鹿岭朝霞、松间流水、金星波涛、鸡山反照、夹洲烟雨、婆湾晚度、蚧珠夜月。现兴建了和平乐园,开设了射击场、烧烤场、钓鱼台,修建了环岛路码头,开通了岛内公交车、程控电话等,有到中山、香港等地多条航线。淇澳岛不乏人文史迹,“沙丘遗址”是珠江三角洲最完整的新石器时代末期渔猎文化遗址,岛上还有始建于宋代的淇澳祖庙,建于明代的天后宫,清代的文昌宫等,以及历经280年沧桑依然翠绿的三棵榕树,都令人遐思。 奋起抗英的金星门之战,从这里走出的我国早期工人运动领导之一苏兆征,都在近代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淇澳岛10年前是什么样的?有什么发展?经济主要来源于什么?
10年前就是珠海旅游胜地,经济发展迅速,主要就是旅游收入。

作为淇澳规划、建设的直接参与者,没人比我更了解淇澳岛10年来的变迁。淇澳岛10年前比较惨,被围海养殖、海洋捕捞和路桥工程建设严重破坏了淇澳岛的红树林湿地资源,著名的“淇澳八景”名存实亡。从1999年起,珠海市政府每年拨款120万元专款,实施淇澳岛红树林红树植物群落的引种扩种工程,陆续从海南岛引进海桑、木榄、红海榄等,极大地丰富了淇澳岛的物种多样性。目前淇澳岛红树林湿地面积已扩大到3200亩,成为珠江三角洲地区红树林扩种面积最大的区域。加上兴建了和平乐园,修建了环岛路码头,旅游和围海养殖成为两大主要经济主要来源。

珠海淇澳岛位于珠江口内西侧,是珠江出海口的第一道大门。岛上风景优美,亦不乏人文史迹,“沙丘遗址”是珠江三角洲最完整的新石器时代末期渔猎文化遗址,在这面积不足18平方公里的淇澳岛上竟有17座庙宇,以及历经280年沧桑依然翠绿的榕树等,探访古迹,沐浴沙滩,令人寻味。
淇澳岛是生态岛,原始植被覆盖率达85%以上,是自然环境保护最好的外女地。淇澳红树林主要分布于淇澳岛的西北部大围湾滩涂,现有成林2000多亩。红树林看起来根本不红,全是绿色,然而,红树被划开树皮不久,伤口处就会呈现红色,“红树”因而得名。

红树林最深处人迹罕至,是鸟类最集中的地方,白鹭等一些留鸟喜欢把巢筑在这里。稍微一点惊吓,白鹭便立刻张开翅膀飞到空中。这里观鸟的最佳时间应该是在凌晨或者傍晚。到了秋冬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