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系统介绍西方宗教史的书?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6 05:32:59
比较全面而且有点意思的。

有意思的:
  《当代西方宗教哲学》反思“神圣”问题的哲学探索

  黄奎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单纯博士所著的《当代西方宗教哲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10月版)是继其专著《宗教哲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10月版)之后又一部值得仔细研读的高水平学术精品
  。

  在笔者看来,《当代西方宗教哲学》一书至少具有如下较为鲜明的特点:

  一、对研究对象、范围及其局限性有一种难能可贵的反省意识。该书开宗明义地将研究对象锁定为“基本上是指当代西方哲学家或宗教哲学家对基督教现象所进行的哲学思考”,同时以一种“跳出庐山看庐山”的旁观性睿智坦陈这样做的局限性——“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两个方面的负面影响:一是没有与其他宗教体系进行比较,就不利于全面考察基督教本身的性质和意义;二是单向讨论基督教传统与全球化背景下伴随大量移民进入西方社会的多元宗教因素不协调,这也不利于化解生活在同一社会中的不同宗教人群间的紧张关系。”这种近乎苛责的旁观性睿智在该书多处闪光,这样的阅读因而时常会给读者带来一种“莫逆于心”的智力享受。

  二、强大的外语文献支撑和雄厚的学术功底。该书涉及的当代西方宗教哲学流派均以第一手外语文献资源为依托,引用数量近60种,其学术价值由此可见一斑。该书不仅提纲挈领、通俗易懂地介绍了当代西方林林总总的宗教哲学流派的概貌、来龙去脉及其若干代表性人物的主要思想,而且在必要时通过与中国宗教、印度宗教、犹太教和伊斯兰教等相比较、相会通,帮助读者清理文脉,跳出烦琐的概念迷宫,从而收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之功效。例如,德里达所谓“没有宗教的宗教”颇为费解,该书以中国佛教中的“随说随扫”和中国儒家经典《诗经》中的“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及司马迁《史记》的发挥“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相比附,令人印象深刻。

  三、宽广的学术视野和思辨性的学术穿透力。该书从深度和广度两个方面论述了当代西方文化的两个核心领域——宗教与哲学,其时间跨度是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末这一百年,内容的广度则囊括了当代西方宗教哲学界的代表性流派——分析哲学、存在主义、归正宗认识论、无神论、新托马斯主义、过程哲学、后现代主义、女性主义宗教哲学等。该书最为显著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