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成语“求同存异”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0 07:18:20
有哪位能不能提供与“求同存异”成语有关的故事, 或者能很充分体现这个成语的名人事迹之类的,不要政治和哲学方面的,经济的可以,但是最好是以小见大,四两拨千斤的那种经典故事,我会根据经典的程度追加分数的追加分从10分到50分不等 谢谢

如果有英语小故事更好 一定追加 谢谢了
三楼的 我都说了不要政治了

不要和陌生人谈文化

1.不要和陌生人谈文化上个星期的聚会中,有杂志来采访EachOne。
我们谈到了EachOne的主旨。
因为是外语交流的派对,自然要谈到各国文化的话题。
我阐述了一下EachOne的不同之处:不空谈文化。

谈文化的时候,如果不结合时代,不结合空间,不结合自己的情况,
简直就是浪费时间,甚至比搓麻将还无聊。

比方说:
日本人吃生鱼片,但其实我国有些沿海地区,自古以来也有生吃海鱼的习惯。

日本人穿和服,但其实和服是按照我们唐朝的服装仿制而发展的。

日本女性很多结婚后不再工作,专心在家教子,
但其实六,七十年以前,我国的妇女也是不工作的。

我们根据电影,认为西方人很"浪漫",很随便的就怎么怎么,
可是,贵为一国首脑的克林顿不是由于莫妮卡·莱温斯基事件而差点被弹劾了吗?

可见,道听途说的"文化"是不可靠的,对于交流来说,也是危险的。

有些外国人在中国的时候,显得很放荡,对女性动手动脚,很多人以为这是他们的文化,
这是误解。其实,这些外国人一回他们本国,是不敢这样的,因为会被控告,不是罚款,就是被扔进监狱。
但到了中国,就开始放肆起来了。这和文化无关。

有人问,日本人为什么告别的时候,老是不停地点头鞠躬呢,太奇怪了。
我回答说,如果时光能够倒流,让我们回到唐朝,或是只回到100年以前的中国去,看看以前的中国人
相互告别的时候,是否也是那么讲究,是否也有作揖,鞠躬,点头再点头呢?人家只是保留了我们古代的遗风罢了,
有什么可笑的地方呢?

世界正在日益变小,我们每天都在接触不同空间来的人。

大的不说,仅仅国内,又怎能用"中国文化"四个字来概括呢?

服装,性格,饮食,习惯...仅仅国内,就有如此多的不同,不同,还是不同。

所以有个成语很好,叫"求同存异"。